二元流动相保留值关系式中系数a,b,c规律性和柱系统选择的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究报告
二元流动相保留值关系式中系数a,b,c规律性和
柱 系 统 选 择 的 研 究
邹汉法 张玉奎 卢佩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大连色谱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提要]本文对反相液相色谱二元流动相系统的保留值方程luk=a+blnCb+Cb中系
数a,c的规律性作了理论解释,系统地说明了这些规律的存在条件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
从分子作用力角度出发对色谱柱系统的分离模式的选择,对同系物及非极性化合物的键合相
碳链长度的选择和冲洗剂中强组分浓度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智能色谱作为色谱的发展方向已十分明
确[1-3],而为发展智能色谱所进行的色谱基
础研究日益深入。从统计热力学出发导出的
溶质保留值方程[4,5]对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
优化和保留值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
际意义[6,7]。对该方程中系数的深入研究发
现系数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8,9]。本文目 式中XaA,XAB0,XAB1,X11和XB1B0分别为溶质
的是从理论上解释这些实验规律,并对流动 A在固定相表面的吸附作用力,溶质A与溶
相和固定相选择作初步理论探讨。 剂B0,B1的作用力以及溶剂B1与B1,B1与B0
液相色谱二元流动相冲洗条件下溶质保 的相互作用力;X1AH,X1B1H为氢键作用力。
留值随冲洗剂中强组分浓度CB变化方程为: 非氢键作用力可表示为:
由于反相色谱中blnCB项贡献很小,可以
忽略。而a和c分别表达为:
另一方面溶质极化率 A应与溶质的范德华体
积VW成正比,如果溶质是非极性化合物: 积为:
将(4,(5)式代入(2)式令μ藺A=0,则对非极
性化合物有:
如果令2(┦式中的非分子作用力项为常数cons,
从 7()式中可以看到,如果偶极矩的极性作
并假定NBA/为0,则有k2,k3,k4和k5为:
用力越大,或强组分的偶极矩小于弱组分的
偶极矩,则其校正后的范德华体积就越小。c
参数还被称为作用指数用于标志反相色谱系
统中流动相的冲洗剂强度。
对于参数a和c间的线性关系,在实验
中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从理论上来讨论,
首先假定a和c间存在线性关系,则应有:
把 (2),(3)式中的a和c代入 (8)式后整理
得:
分析 (9)式可知,如a和c间存在线性关
系,则对不同溶质k6,k7应为常数,即()式
中的k6是与溶质性质无关的常数。由此得
k6和k7为:
对于同系物或非极性化合物同样可得a,应
有碳数规律存在。从 3()式中可以看到参数
c与固定相性质无关,因此对于不同填充柱
担体c值应保持不变。对于极性化合物,则
必须对偶极矩的作用力进行校正,?6)式中
的范德华体积进行校正后才有系数 和校正 对于非极性化合物,其藺μA,x1AH和XaAH都为
范德华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