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構成11春电大考试复习资料.doc

发布:2016-12-05约9.4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构成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25分) 1.渐变构成( ) A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为多个形象 B.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成为另一个形象 C.同一个形象的不同变化 D.是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地、有规律的循序变动,它能给人以富有视觉上的节奏、韵 律的美感意味 2.在空间构成中可细分为( ) A.空间构成与时间构成两部分 B.二维空间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三维空间的立体构成 C.基础构成与运用构成 D.二维空间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3.平面构成是指( ) · A.是指在三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 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B.是指在两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 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C.是指在三维的“立体”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 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D.是指在两维的“立体”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 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4.色彩构成应该达到的三个目的( ) A.了解色彩关系、认知色彩规律、掌握色彩设计 B.了解色彩关系、认知色彩名称、掌握色彩设计 C.了解、认知、掌握 D.了解光色关系、认知光色规律、掌握光色设计 5.色彩的均衡,是指( ) A.色彩构成中,视觉上感觉到的一种力的平衡状态,或叫视觉上的平衡安定感,是色 彩分割布局上的合理性与匀称性 B.色彩构成中,视觉上感觉到的平衡状态,或叫视觉上的平衡安定感,是色彩分割布局上的合理性与匀称性 ‘ C.色彩构成中,视觉上感觉到的一种力的平衡状态,或叫视觉上的平均感,是色彩分割布局上的合理性与匀称性 D.色彩构成中,视觉上感觉到的一种力的平衡状态,或叫视觉上的平衡安定感,是色彩分割布局上的科学性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每小题5分。共40分) 1.特异是在重复、近似、渐变等规律性的构成形式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个或数个非规律的基本形或骨骼单位,以此突破规律性的单调感觉,并使其形成鲜明视觉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这就是特异构成。( ) 2.一般的说,光源有三种:灯光、太阳光、有太阳时所特有的蓝空味的昼光(太阳漫射光)。( ) 3.构成元素中的点:即有位置,而无面积、大小和外形轮廓。( ) 4.平面构成的具体构成方式主要有重复、渐变、变异、对比、空间与矛盾空间、肌理等等。( ) 5.一般来说,波长长的红、黄、橙色称为暖色(又叫前进色,膨胀色),波长短的蓝、蓝绿色称为冷色(又叫后退色、收缩色)。( ) 6.配色的源泉挖掘与创新应注意如下几方面:色彩的名称、色彩的归纳、色彩的创新。 ( ) 7.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波最短。( ) 8.在色光中白色包含着色环上的全部色,故称之为全光色。( )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35分) 1.对比概念 2.平面构成 3.线的概念 4.色彩的比例 5.纯度 广设制作专业 构成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D 2.B 3.B 4.A 5.A 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对2.对3.错4.对5.对6.错7.错8.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35分) 1.与调和相对应。或者说以相反性质的要素组合起来产生的效果是对比。 2.指在两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3.是指点的移动轨迹而形成线,点的大小、形状及其运动的方式决定了线的形态。 4.色彩的比例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第一色彩本身之间的对比与调和程度的色差比例关系。第二是与色彩有关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色彩数量关系即色面积、色位置、色排列、色顺序等的比例关系。 。 5.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 构成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25分) .I.《构成艺术》的作者是( ) A.贾京生 B.程丹青C.潘强 D.毛怀青 2.在空间构成中可细分为( ) A.空间构成与时间构成两部分 B.二维空间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三维空间的立体构成 C.基础构成与运用构成 。 D.二维空间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3.平面构成是指( ) A.是指在三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B.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