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四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元学习总结一、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实践活动1.主要理论贡献: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系统阐明了唯物史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主要革命实践活动: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同盟拟定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民主革命纲领;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支持、帮助巴黎公社革命。二、运用表格法比较列宁在不同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项目时间理论阐述理论指导的实践历史作用启示一战期间“一国胜利”理论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月革命一切政权归苏维埃七月事件为夺权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十月革命《国家与革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平过渡论实施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政权,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打下了基础晚年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等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深入思考三、毛泽东、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的贡献1.毛泽东(1)在民主革命方面,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及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2)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及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2.邓小平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共同点(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说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说明)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向国外大力招商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本题以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迁移、运用知识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第(1)问的“点火”实际上是邓小平为了能够让中共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并肯定和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第(2)问“总体趋势”根据材料二容易得出;其“原因”要能够从政策和实践两个方面组织答案:政策主要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制定的,实践主要是对外开放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新格局的形成;“评价”要从邓小平的伟大贡献组织答案。答案 (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2)趋势:上升。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答二点即可)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分策略指导——内容、措施类设问材料解析题的解法[题型特点]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内容有哪些等。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的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解题技巧](1)具体史实型,即考查某一具体历史事物的内容,如某一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效,某一政策的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