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状元桥】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三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讲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课件详解.ppt

发布:2016-08-07约5.52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生物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 1.只有 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的细胞和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2.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在于前期 的形成方式和末期 分裂的方式不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 → 分布→ 排列在 上→ 分裂→移向 。 4.与有丝分裂有关的四种细胞器为 、线粒体、 、 。 5.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 后, 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证了遗传性状的 。 连续 高度分化 纺锤体 细胞质 复制 散乱 着丝点 赤道板 着丝点 两极 核糖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复制 平均分配 稳定性 6.观察细胞分裂的操作流程为:解离→ → →制片。 7.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特点:细胞经过 次连续的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 次,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 。 8.动物的受精过程:在受精卵内 和 发生融合,因此,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 的染色体数目。 漂洗 染色 两 一 体细胞的一半 同源染色体分开 着丝点分裂 精子细胞核 卵细胞核 体细胞 1.(2015·北京卷)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 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特点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读图知,图中实验组的处理是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比较两图可知:a峰对应细胞内DNA相对含量为40,b峰对应细胞内DNA相对含量为80,A正确。癌细胞中DNA相对含量的增加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的结果,复制完成时,DNA分子的相对含量是复制前的2倍,则DNA含量在a、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正确。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已完成DNA的复制,所以应被计数在b峰中,C错误。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b峰对应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由此可见该药物抑制了DNA的复制,D正确。 【解题指导】对考生来说首先要做的是联系教材基础知识看懂题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意义,这是解题的关键。 2.(2015·天津卷)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和信息转换能力。A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因此同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项,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所以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含有8条染色体;C项,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D项,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因此胚胎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应含有6条染色体,三个染色体组。 【误区警示】不能将题干信息与细胞分裂方式有机结合导致错解。如忽视题干中“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导致错选A。没有形成纺锤体,同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都是4条染色体。 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填“相同”、“不相同”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