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放大电路及集成运放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级放大电路(简称多放)——多个单级放大电路(单放)级连。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称集成运放)——做在一小块硅片上的直接耦合多放。 §3.1.1 级间耦合方式 一、3种耦合方式 直接耦合 阻容耦合 变压器耦合 优点: (1)既可放大直流又可放大交流信号; (2)无大电容或变压器,便于集成。 优点: (1)各级Q点独立; (2)C容量足够大,交流压降损失小; (3)易于制作印刷电路。 优点: (1)Tr不传直,各级Q点仍独立; (2)可实现电压、电流或阻抗变换。 缺点: (1)各级Q点不独立,估算、调试不方便; (2)有温漂。 缺点: (1)不能放大直流信号; (2)无法集成(C〈100PF); (3)不能阻抗匹配。 缺点: (1)高、低频特性差; (2)笨大、无法集成; + - Ui R1 RB1 RC1 RB2 RC2 VT1 VT2 +VCC + - Uo + - Ui RB1 RC1 RB2 RC2 VT1 VT2 +VCC + - Uo + C1 + C2 RL + C3 Ri2 +VCC CE2 Ui + - R1 R4 VT1 VT2 + C1 R2 R3 + CE1 T1 R5 CB + T2 RL * 二、直接耦合多放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失真问题 P.144图3-1两级直耦放大电路中,由于UCE1=UBE2=0.7V,第一级的Q1点偏高,导致VT1管进入饱和区,从而产生饱和失真。 解决办法:(1)P.145图3-2a中VT2管配置RE2,抬高了UCE1,使Q1点下移, 但RE2接入,又使Au2 ↓,(§2.4.1),故须RE21kΩ。 (3)见P.145图3-2c电路,NPN型管VT1与PNP型管VT2交替使用,这样,一 是VT2仍满足外部条件,二是UCE1↑,有效地解决了VT1管交流输出电压幅度受限的问题。 (3-1) (2)如图3-2b所示,VT2管射极接入稳压管VDz,R为其限流电阻,由于VDz的动态电阻 较小,用它代替RE2,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2.温度漂移 (零点漂移,简称零漂或温漂) (1)零漂 静态时,UOQ应为某一初始值(对称双电流集成运放UOQ=0V), 但接上电压表观察,发现随时间的推移,UOQ便移初始值而作上下漂移。 (2)原因 BJT参数值随t。C之变而变。第一级ICQ1偏一点,逐级被放大, 结果UOQ偏得较多(故名为温漂)。 (3)抑制方法 考虑实用,有以下两个电路设计上得措施: 1)各级用射偏电路,稳Q点,特别是第一级; 2)差动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第一级均采用。 (4)衡量 将输出端得漂移电压值折合到输入端,即 * 这样可比较不同Au值得直耦多放零漂电压之大小。 §3.1.2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1. 静态分析 (1)对于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多放 与第二章分析同。 (2)对于直接耦合多放 一般为根据电路的约束条件和BJT三电极电流的制约关系,列方程组求解之。 (3-3) (3-4) 由图3-8,n级多放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分别为 Ri=Ri1 Ro=Ron 2. 动态分析 (1) 总电压增益 Au 2级: 类推:n级多放 若取dB数,则电压增益为: 1 2 n + - Ui1 Ri Uo1=Ui2 + - Uo2 + - Uo Ro 图3-8 n级多放连接示意图 * 例3.1 两级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电路参数如图所注。求Q1(UCE1,IC1)及Q2(UCE2,IC2)。 则IB1=0.12mA-0.1mA=0.02mA Q1(UCE1,IC1)=Q1(4.7V,50×0.02mA);图中 Q2(UCE2,IC2)=Q2(3.1V,2.45mA) UCE2Q=12V-2.45mA×2kΩ-4V=3.1V 例3.2 已知gm=2ms,β=50,rbe=1.6kΩ,电路参数如图所标,求Au、Ri及Ro。 解:静态 uI=0 + - uI Rs 6.8k RB1 95k Rc1 6.8k R 1.5k 2k +VCC=+12V + - uO VT1 VT2 VDz + - UZ=4V β1= 50 β2= 35 I2 I1 I3 IB1 IC1 IB2 IC2 图3-7 例3.1用图 + - Ui C1 + RG 2M RS 2k G S V1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