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年高考地理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3??最有可能考的30题一、选择题。(共20个题组)(第1题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北京市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大的月份是(????)A.3月???B.6月???C.9月???D.12月2.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大减小到最小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B.北京市昼短夜长,且昼渐长C.北京市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减小D.北京市日出方位不变【答案】1、D????2、C考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第2题组)当位于富士山顶正中那一瞬间,太阳就像一颗钻石光芒四照,在富士山的衬托下,美丽异常,这种美景被摄影爱好者们称之为“钻石富士”。阅读图回答11-12题。11.某摄影爱好者某日在甲地附近拍摄“钻石富士”奇观,该日可能是(???)A.1月1日????B.3月21日??????C.7月1日?????D.10月1日12.春分日时,某摄影爱好者在乙湖附近期待拍摄到“钻石富士”奇观,则拍摄的地方时大约是(???)A. 6:00????????B. 8:00??????????C. 12:00????????D. 15:00【答案】11、C?????12、B考点:日出日落时间与方向变化。
(第3题组)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湖名 面积
(平方千米) 贮水量W
(亿立方米) 入湖流量Q
(立方米/秒) 洞庭湖 2820 173 10353 太湖 2420 44 195 滇池(昆明) 297 12 29 青海湖 4853 742 39 5.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D.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6.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答案】5.D????6.C??【解析】试题分析:5.据题干中换水周期的公式显示:湖泊的换水周期与湖泊的贮水量呈正相关,与年均入湖流量呈负相关。年均入湖流量越大,说明年降水量越大,水资源越丰富,水循环越活跃,水体更新越快。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洞庭湖的年入湖水量最大,所以水循环最活跃,水体更新最快D正确。6.由于湘江、沅江、资水等多条河流注入洞庭湖,因此洞庭湖的年平均入湖流量较大,洞庭湖面积也比较大,可是贮水量却不是很大,这是因为湖泊较浅,泥沙淤积严重,湖泊的容积小,导致贮水量小。C正确。考点:考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4题组)读我国常年10月30日初霜冻南界线分布图,回答1-2题。1、影响常年10月30日初霜冻南界线在甲乙两地段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因素分别是(???)A.大气环流??地形????????????????????B.地形????洋流C.海陆位置??纬度因素????????????????D.海陆位置??地形2、关于丙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初霜来临时收割小麦繁忙C.属于我国中部崛起地区,经济发达????D.地形成因和吐鲁番相似【答案】1、D???2、D【解析】试题分析:1、初霜冻南界线可理解为0℃等温线,线以南气温高没有霜冻现象,线以北气温低,有霜冻现象。甲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明显,初霜冻南界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乙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受山地地形海拔高的影响,气温较低,初霜冻南界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即D正确。2、图中丙地位于渭河平原,地处暖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陕西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初霜来临时,当地正值冬小麦播种时节;渭河平原为地质构造为地堑,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天山山脉为我国著名的断块山地,断层发育,吐鲁番盆地与渭河平原成因相似。考点:影响热量条件的因素、地质构造。
(第5题组)下图为我国某市2004-2013年用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 该城市可能为(???)A.济南???????????B.青岛????????C.北京?????????D.大连6. 该市用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