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新加坡的爱国主义教育比较初探.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譬
思政探讨 对州
日本与新加坡的爱国主义教育比较初探
徐含默 李力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 院 北京 昌平 102249
摘要: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思想 结和国家富强的强大动力。
基础,日本和新加坡有着相似的东方文化根基,两者在爱国主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比较
义教育上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 在教育内容上,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两国在国家和民族
验。对同为东方国家的中国来说十分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历史 认同教育上都坚持了“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两国作为
背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三个角度系统比较 了两国爱国主义 儒家文化圈内的重要国家。儒学思想的核心精神和价值理念
教育的异同,以期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 经过改造与本土的传统价值精神相融合,成为增强民族认同
示 。 感和 自豪感 的重要源泉 。其主要体现在对 “忠”、“孝 ”思想的吸
关键词 :爱国主义 日本 新加坡 儒家思想 国家意识 收上 。而两 国在地理环境上同为 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忧患意
识教育是两 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推动 国家的改革
绪论 和发展起 了重要作用 。
爱国主义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 内容 ,El本和新加 儒家思想是 El本德育的重要资源 。它在本土化过程 中与
坡两国。历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都根据各 自的国情 ,采取 了 日本武士道精神和神道教相结合.形成了对统治者绝对效忠
一 系列富有特色和针对性的措施 。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尝试 的集团意识和对神道皇国的忠诚信仰。El本视 “忠”为最重要
从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背景、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 的美德 ,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上升至对天皇的孝顺和忠诚。日
行比较.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的忠君爱国有 明确 的象征标志,即天皇,热爱国家与热爱天
一 、 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背景比较 皇是统一的。二战以后受美国影响,吸收了西方 民主思想和道
从历史背景看 .两 国同处亚洲,并且都是在海岛的地理环 德教育体系 .但是核心的民族精神却没有改变。
境上发展起来的,其 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无不存在东方历史和 新加坡 的建 国历史短暂.种族构成复杂 ,面对东西方文化
岛国文化的烙印。它们在近代都 曾受到外来侵略,西方资本主 的双重交汇 。政府坚持 “技术上依赖西方 。精神上 固守都东
义的生产方式和殖民活动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都给 方”.是既吸收弘扬儒家思想又借鉴西方公民教育模式的典型
两 国带来 了很大冲击。笔者认为,基于历史背景所产生 的民族 代表。在新加坡 。华人 占了总人El的34/以上 ,大部分移 民没
心理差异是导致两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 目的和内容上有明显 有受到过五四运动 以来否定儒家 的知识运动的影响,有深厚
区别前提和根源 。 的儒家文化根基和接受儒家价值观的可能性 。该 国基于实用
日本 自古以来就有着国家主义的历史传统。中世纪的日 性的观点改造儒家思想。赋予儒家学说以现代意义的解释,他
本十分重视武士精神教育。到了明治时期,它被巧妙地转变为 们是在 自己所理解的儒家伦理的意义上,用儒家思想解释新
全体 国民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将爱国主义与 国 加坡的文化和价值观。其重要体现就是 1991年公布的 《共同
家主义和军 国主义相结合 。强调培养臣民的 “忠 良”性格 ,主张 价值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