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6.ppt

发布:2018-07-07约9.1千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合同的概念.分类及我国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合同的内容及订立程序,掌握合同的效力及相应法律后果,了解合同的履行规则,掌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掌握合同担保的五种方式,了解合同的变更.转让及法律后果,了解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方式,掌握合同解除及法律后果,掌握合同的违约责任形式。 ☆能力目标:能运用合同的分类,对实践中常见合同做出判断;会拟定合同内容,并会订立合同,能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维护自身利益;会判断合同的效力,并会利用合同的履行规则.保全措施.抗辩权.解除权等,适当履行合同,会利用合同的担保方式降低合同履行风险,并在出现违约情况时,能合法利用违约责任的形式,维护自身权益。 ☆素养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合同确定法律关系的重要性,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内容直接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重视合同的草拟.订立。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担保.法律后果及违约责任融为一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目标,提升合同的履行的综合能力。 本章小结 合同法律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律关系,本章主要学习了合同的概念、分类、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及适用范围、合同的内容及订立程序、合同的效力及法律后果、合同的履行规则、合同担保、合同的变更转让及法律后果、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方式及合同的违约责任形式。其中,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终止和违约责任均为重点内容,而合同的担保为本章的难点内容。通过本章学习,能在依法订立合同、审查合同内容、发现合同漏洞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合同的履行、担保、解除及违约责任维护自身权益。 3.合同解除的通知义务和异议 4.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三)诋毁 1.法定诋毁 2.约定诋毁 (四)提存 1.可以提存的法定情形 2.提存的法定效力 (五)免除 (六)混同 (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 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具体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就我国《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而言,应该说是适用了“严格责任原则”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为辅归责原则。 第八节 违约责任 违约行为 1.预期违约 2.明示的预期违约 3.默示的预期违约 4.实际违约 不履行:拒绝履行.不能履行 迟延履行:债权人迟延.债务人迟延 不适当履行:瑕疵履行.加害履行 5.其他违约行为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 1.继续履行 2.采取补救措施 3.赔偿损失 4.支付违约金 5.支付定金 三、违约责任的免除 (一)违约责任免除的概念 违约责任的免除是指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致使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当事人可以免于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形。 (二)违约责任的免除是由 1.不可抗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合同特别约定:如造成对方人身伤害免责的条款无效 ;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条款无效;无效的格式条款 3.法律特别规定:如:承运人的免责 2.保证的形式 书面保证合同 保证的内容 主债权种类.数额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3.保证的方式 :一般保证:先诉抗辩权 连带保证:连带责任保证 无约定时: 4.保证担保的范围 : 1.有约定从约定 2.无约定: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5.保证责任承保 6.保证的期间 : 有约定从约定 无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7.保证的消灭 1.主债务履行完毕 2.保证期限届满 3.主合同无效,另有约定除外 4.主债务转让,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 5.非真意保证 (二)抵押 1.抵押和抵押合同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在不转移财产占有的情况下,以该财产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担保方式。 书面形式.成立之日生效 .禁止“流质” 2.抵押财产 (1)可以抵押的财产 (2)不得抵押的财产 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得超出抵押物的价值。抵押人将抵押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