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中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达标校活动实施意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修水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各中小学:
开展“正师德·抓常规·促质量”活动年活动以来,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县中小学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决定2012年下半年在全县开展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正师德·抓常规·促质量”活动年方案为指导,以《修水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和《修水县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评估方案》为依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二、活动目标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活动旨在达到一个目标:督促学校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把工作做精、做细、做实;致力两项工作:继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着力三项达标: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教研组(备课组)常规教研活动达标、教师教学常规各环节达标;实现四个提升:教学管理能力有新的提升,课堂效率有新的提升,教师成长有新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提升。通过达标活动,确保“正师德·抓常规·促质量”活动年中取得的阶段成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达标创建主要活动:
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章立制、责任到人、明确标准、抓实过程,从而实现管理的全方位、全视角、全覆盖。通过实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有效整合现有管理资源,最大限度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激发广大教职工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创建必须开展以下三项主要活动:
1、教学常规各环节达标考核。对每一位教师的备课、教学反思、作业批改、试卷分析、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撰写论文等环节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达标考核,各单项均应符合《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相关要求。?
2、课堂教学达标考核。根据《修水县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指导意见》和《修水县30+15教学模式指导意见》,制订具体达标考核细则,在达标创建阶段,要对学校全体教师实施一次公开课考核及两次随堂课考核。公开课要按“集体备课——主讲教师说课——上课——评课议课——形成教学反思”的流程进行,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及教研组(备课组)长对每一位教师进行两次随堂课考核。
3、校本教研活动达标考核。依照学校校本教研制度、计划,各教研组要在每周指定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学校每月要安排专题教研或培训活动。每一次培训或教研活动开展时,教师要准时到位,积极参与活动。每一次教研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有实效,有检查考核的措施。每次教研活动过程,要对活动图片、教案(课件)、讨论笔记、教研活动记录、教师签名等活动过程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形成的教研成果进行汇总。
四、活动步骤
(一)筹备发动阶段(2012年8月-9月6日)
1、 制定《修水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依据《修水县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指导意见》制定《修水县“30+15”教学模式指导意见》,依据《修水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制定《修水县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评估细则》。
2、县教研室组织各校教学管理人员集中学习《修水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创建活动工作方案》、《修水县“30+15”教学模式指导意见》和《修水县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评估细则》。
3、各校制订《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创建实施方案》和《教师教学常规达标考核细则》,就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达标、教学常规各环节达标、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达标等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创建各个细节作好要求。
(二)达标创建阶段(2012年9月6日—2012年10月12日)
1、加大宣传力度。各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强调“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对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性,积极营造“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的浓厚氛围。学校要及时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并与自身工作结合起来,自觉内化为行动。
2、认真组织实施。要成立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达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照《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从细节入手,通过听课、评课、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教学常规的执行能力和质量
3、定期督查评估。各校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各村校、各教研组对教学常规各环节进行督查和抽查,对每位教师的备课、上课、教学反思、作业布置与批改、试卷、听评课、参与教研活动、参与培训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检查结果客观记录,作出区分度评价并评出相应等次。对于优秀典型,积极表彰,推广经验;对于存在问题,要有整改措施,积极帮扶。
4、及时总结完善。各校在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中要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科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