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金华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五).doc

发布:2018-08-25约1.01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五) 注意:1.本卷总分120分,含书写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共四大题,23小题。 2.答案请写在答卷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 1.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7分)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 ▲ ,数学使人 ▲ ,逻辑和修辞使人 ▲ 。书籍向你描绘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奇幻异彩;书籍向你描绘了社会的纷芸繁复、变幻莫测;书籍向你勾勒出人情冷暖,众生脸谱。书使你从无知变得聪明,从幼稚走向成熟,使你的内心从贫瘠变得丰富,从枯zào( ▲ )走向宁静。读一本好书,如同聆听一个长者的教诲,受益匪浅; 读一本好书,▲ 。在书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能有所得、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当你读到瑰丽的上古神话、优美的先秦散文、juàn(▲ )永的唐诗、飘逸的宋词、灵秀的元曲以及杰出的明清小说时,你的身心不为之舒展,你的心情不为之愉悦吗?当你看到杨柳依依,遥望一川烟雨,观赏大漠孤烟,远眺黄河落日,你不为之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吗?读书可以使你放下俗务,一洗胸襟,可以怡情怡性,远离纷扰。试想当冰天雪地之时,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这是何等快事,何等惬( ▲ )意之极!因此,当你百无聊赖或心情郁闷之时,最好的事莫过于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仔细品味读书之乐。读书,使你的内心从无垠的荒漠走向希望的绿洲;读书,使你从寂寞和空虚走向丰富和充实;读书,使你从无聊和烦闷走向宁静和平和。 记住,开卷有益,读书有乐!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3分) (2)请选出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 ( ▲ )(2分) A.周密 明智 善辩 B. 明智 周密 善辩 C. 周密 善辩 明智 D. 善辩 明智 周密 (3)仿照横线句子,接着写一句话。(2分) 2.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5分) 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构成绝美的生存境界。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绝。“巴东三峡巫峡长, ①▲ ”(郦道元《三峡》)写高猿长啸,哀转久绝;“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写早春风光,旖旎无限;“ ③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写暮春景色,感慨良多;“ ④▲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写夏日风情,欣喜满怀;“黄梅时节家家雨, ⑤▲ ”(赵师秀《约客》)写雨季韵致,生机盎然。当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 3.文段中说“不同的文学作品读来会有不同的感受”,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说说你对作品中人物的感受。(3分) 阅读名著常为书中的人物所感动:阅读《西游记》,常为孙悟空的勇敢、正义、富有反抗精神所感动;阅读《??? ???》,常为??? ??? ??? ?????? ???所感动。 4.综合性实践活动。(6分) 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金华,物华天宝。为充分开发及宣扬我市的文化品味,让人们进一步感受八婺大地的民俗风情,请你围绕“审视民间文化”这一主题参与以下活动。 (1)【展示民俗乡风】八婺大地,浓郁的乡土风情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俗活动。请搜集整理金华民俗资料,仿照下边的例子,写出你所了解的一个风俗特征。(选做其一)(2分) 例:道情——抑扬顿挫唱新闻 ①婺剧 —— ▲ ② 斗牛—— ▲ (2)【审视民间文化】 ①读图文,写出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表演者胸抱竹制渔鼓手持竹制简板,用金华方言说唱的金华道情,现无专业表演团体和研究机构,民间职业艺人甚少,老艺人相继过世,曲种濒临人亡曲亡状态。 材料二:民间文艺发展,传承人是关键。如果失去传承人和传承,这些遗产只有一个归宿,就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博物馆里,并永远沉默着。 ——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 材料三:现在学艺的还不如捡破烂的挣得多,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赚钱了,没有人愿意学。学艺是很艰苦的过程,不是三两天就能学成的,学成之后也没有市场。——艺人白日华 探究结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