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rt-pcr原理与实验操作_百替生物.pdf

发布:2016-01-29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RT-PCR 原理与实验操作 一、知识背景: 1、基因表达:DNA RNA Protein 单拷贝基因表达存在逐步放大机制,如一个蚕丝心蛋白基因 104 个丝心蛋白mRNA (每个mRNA 存 活4d ,可以合成105 个丝心蛋白) 共合成 109 个丝心蛋白 。因此单拷贝基因的mRNA 表达水平对 于其功能水平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2 、PCR 技术(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模板、引物和四种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 DNA 聚合酶的酶促反应,其特异性由两个人工 合成的引物序列决定。反应分三步: A 、变性:通过加热使DNA 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 ; B 、退火:将反应混合液冷却至某一温度,使引物与模板结合。 C、延伸:在DNA 聚合酶和dNTPs 及Mg2 +存在下,退火引物沿5 ‘3 ’方向延伸。 以上三步为一个循环,如此反复。 3、逆转录酶和RT-PCR 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是存在于RNA 病毒体内的依赖RNA 的DNA 聚合酶,至少具有以下 三种活性: 1、依赖RNA 的DNA 聚合酶活性:以RNA 为模板合成cDNA 第一条链; 2 、Rnase 水解活性:水解RNANA 杂合体中的RNA ; 3、依赖DNA 的DNA 聚合酶活性:以第一条DNA 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双链cDNA. 二、RT-PCR 的准备: 1、引物的设计及其原则: 1)引物的特异性决定PCR 反应特异性。因此引物设计是否合理对于整个实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引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同源序列,同种蛋白的不同亚型,不同的mRNA 剪切方式以及 可能存在的 hnRNA 对引物的特异性的影响。尽量选择覆盖相连两个内含子的引物,或者在目的蛋白 表达过程中特异存在而在其他亚型中不存在的内含子。 2 )引物设计原则的把握:引物设计原则包括 a、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bp ,引物太短会影响PCR 的特异性,引物太长PCR 的最适延伸温度会超 过Taq 酶的最适温度,也影响反应的特异性。 b 、碱基分布:四种碱基最好应随机分布,避免嘌呤或嘧啶的聚集存在,特别是连续出现3 个以上的单 一碱基。GC 含量(Tm 值):40 %~60 %,PCR 扩增的复性温度一般是较低Tm 值减去5~10 度。 c、 3 ‘端要求:3 ’端必须与模板严格互补,不能进行任何修饰,也不能有形成任何二级结构的可能。 末位碱基是A 时错配的引发效率最低,G、C 居中间,因此引物的3 ’端最好选用A 、G、C 而尽可能 避免连续出现两个以上的T 。 d、引物自身二级结构: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会自身折叠成发夹状结构或引物自身复性。 e、引物之间的二级结构:两引物之间不应有多于4 个连续碱基互补,3 ’端不应超过2 个。 f、同源序列: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的同源性应小于连续8 个的互补碱基存在。 g、5 ’端无严格限制:5 ’末端碱基可以游离,但最好是G 或C,使PCR 产物的末端结合稳定。还可 以进行特异修饰(标记、酶切位点等)等等。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引物。常用引物设计软件如Primer5.0 ,Oligo6.0 等对于这些条件都可以自行 设置。 2 、耗材:实验所用的接触样品的耗材如冻存管、枪头、EP 管之类事先都需经过0.1%DEPC 水浸泡处 理,除去RNA 酶,防止操作过程中RNA 降解。然后经高压灭活(灭菌和灭活DEPC )。 3、试剂准备:变性液、水饱和酚、乙酸钠、氯仿、异丙醇、75%酒精、经DEPC 处理并高压的水。 service@100 三、RNA 的提取方法: RT -PCR 中从细胞分离的RNA 的质量至关重要,包括RNA 的纯度和完整性。RNA 分离的最关 键因素是尽量减少RNA 酶的污染。但RNA 酶活性非常稳定,分布广泛,除细胞内源性RNA 酶外, 环境中也存在大量RNA 酶。因此在提取RNA 时,应尽量创造一个无RNA 酶的环境,包括去除外源 性RNA 酶污染和抑制内源性RNA 酶活性,主要是采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 )去除外源性RNA 酶, 通过RNA 酶的阻抑蛋白Rnasin 和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如异硫氰酸胍抑制内源性RNA 酶。 实验操作步骤 一、实验器具与材料: 1、移液枪:1ml、200 μl、20 μl、10 μl、2 μl 2 、吸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