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2012-06-12 09:24 来源:丁香园作者:罗 本燕
字体大小
- | +
1. 概述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erpes Simplex VirusEncephalitis ,HSE)是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Simplex Virus ,HSV)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病变。 HSV 最常侵
犯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导致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及 / 或变态反应性脑损害,又称为
急性坏死性脑炎或出血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是世界范围最多见的致死性散发性脑炎。
国外本病发病率为 0.4 ~ 1/10 万,占所有病毒性脑炎的 20%~68%,国内尚无流行病学资料。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病原学
HSV 是一种嗜神经性的双链 DNA 包膜病毒。 根据其抗原性的不同单纯疱疹病毒被分为两型:
HSV-1 和 HSV-2 。成人 HSE 多由 HSV-1 感染所引起; HSV-2 感染可造成生殖系疾病和新生
儿脑炎。
2.2 感染途径
原发性或隐匿性 HSV-1 感染均可造成 HSE,但以隐匿感染后再激活多见。 即当隐匿感染后,
病毒在三叉神经节潜伏下来, 当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非特殊性刺激触发病毒使之活化, 再
活化的病毒沿三叉神经中枢支逆行向内到达邻近的脑基底部的脑膜, 造成的脑炎也多局限于
颞叶和额叶的眶部。仅 25% 病例是由原发感染所造成,病毒经嗅球和嗅束首先感染额叶眶
部,而后再播散累及颞叶。
2.3 发病机制
HSV-1 的病毒蛋白基因 ICP34.5 在 HSE 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病毒基因
ICP34.5 产物能使机体宿主抗病毒的内源性干扰素系统失效而发挥致病作用。此外, HSV-1
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其介导的氧化损伤也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3. 病理
HSE 的病理改变大致分为两期: 第一期即发病初期, 主要是不对称的额叶、 颞叶脑实质的炎
症反应、 水肿。 病变部位表面的脑回增宽, 脑沟变窄, 脑膜可见充血和渗出, 甚至坏死软化,
此期一般发生在一周以内。 第二期为坏死出血期, 主要表现为额叶和颞叶脑实质的出血、 坏
死。在镜下, 可见脑膜和脑组织内的血管周围由大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病灶边缘的
部分细胞核内嗜酸性 CowdryA 型包涵体是本病最具特征的病理学改变。此包涵体为疱疹病
毒的颗粒和抗原。 HSE 急性期过后,可有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脑组织萎缩。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2012-06-12 09:24 来源:丁香园作者:罗 本燕
字体大小
- | +
1. 概述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erpes Simplex VirusEncephalitis ,HSE)是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Simplex Virus ,HSV)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病变。 HSV 最常侵
犯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导致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及 / 或变态反应性脑损害,又称为
急性坏死性脑炎或出血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是世界范围最多见的致死性散发性脑炎。
国外本病发病率为 0.4 ~ 1/10 万,占所有病毒性脑炎的 20%~68%,国内尚无流行病学资料。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病原学
HSV 是一种嗜神经性的双链 DNA 包膜病毒。 根据其抗原性的不同单纯疱疹病毒被分为两型:
HSV-1 和 HSV-2 。成人 HSE 多由 HSV-1 感染所引起; HSV-2 感染可造成生殖系疾病和新生
儿脑炎。
2.2 感染途径
原发性或隐匿性 HSV-1 感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