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理学第九章.doc

发布:2017-01-16约1.29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一、填空题(78分) 1.感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共同活动的结果。 2.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眼的折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光学介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进入眼内的光线,在_________处折射最强。 4.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当眼看近物时,睫状体中的环状肌__________,悬韧带________,晶状体__________,其曲率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_。 6.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表现为近点________移。 7.矫正近视眼可配戴适度的__________,矫正远视眼可配戴适度的_________,矫正散光眼可配戴合适的______________,老视眼看近物时要配戴适度的____________。 8.光照愈强,瞳孔愈_________;光照愈弱,瞳孔愈_________。 9.人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其功能是感受___________;后者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其功能是感受____________。 10.视紫红质是__________内的感光色素,该物质对光的敏感度_________。 11.在视紫红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一部分_________被消耗,须靠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来补充,该物质缺乏时,将会发生___________。 12.暗适应实际是人眼在_________光下对光的敏感度逐渐___________的过程。 13.按照三原色学说,视网膜存在分别对______、_______、______光线敏感的三种________细胞或相对应的三种感光色素。 14.近视眼的原因多数是由于______________,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方。 15.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________,绿色视野最________。 16.声波经过鼓膜和听骨链的传递后,其振动幅度_______,振动强度______。 17.咽鼓管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平时处于_______, 当吞咽或呵欠时_______。 18.外界声波依次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耳蜗,这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 19.将振动音叉置于患者的前额正中发际,患侧耳朵听到的声音较健侧为响,则患侧为__________耳聋;若患侧听到音响较健侧低,则可为__________耳聋。 20.声波传入耳蜗的途径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根据行波学说原理,对声波频率的感受在耳蜗基底膜底部感受___________声波,顶部感受__________声波。 21.内耳的___________是感音系统;___________是感受位置觉和运动觉的器官,对维持身体平衡有重要意义。 22.耳蜗能感受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有关,前庭器官与_________有关。 23.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_,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___。 24.眼球震颤是_________________受刺激引起的反应。 25.四种基本味觉是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舌尖部对______味比较敏感。 26.皮肤感觉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 二、判断题(33分) 1.感受器的适应现象是一种疲劳表现。 2.感觉的形成是由感受器完成的。 3.一切感受器都有换能作用。 4.具有足够强度的刺激不一定就是适宜刺激。 5.简化眼可用来计算不同远近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 6.视角可作为衡量视力的标准,视角大小与视力成正比。 7.正常眼看6米以外物体时,不需任何调节就可产生清晰的视觉。 8.晶状体弹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近点远移,可用凸透镜矫正。 9.晶状体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无损,就不会出现折光异常。 10.人眼的调节亦即折光能力的改变,主要靠晶状体形状的改变来实现。 11.当眼视近物时悬韧带张力增加,睫状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