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材料1:15世纪哲学家卢梭说:“欧洲国家必须建立联盟,维护欧洲的和平。”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欧洲的联合是历史的要求。”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德法矛盾:1870年普法战争 、 一战 、 二战等 814——1945年的1100年间,德法大仗23次,小仗50次。平均50年打一仗。经济联合搬开顽石,一笑泯恩仇. 2.(2011·上海单科·20)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4.(2010·江苏单科·1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第23课 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区域集团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集团化代表 材料2 “舒曼计划”:让法德实现煤钢的共同生产, 将两国经济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的局面。 欧洲人的“尴尬”与不安 材料4: 材料3: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 ——《世界史》 欧洲联盟的形成过程 ——三大条约,五大经济实体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签约-1952成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7签约-1958成立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7签约-1958成立 欧洲共同体 1965签约 1967成立 欧洲联盟 1992签约 1993成立 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欧盟总部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负责实施欧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处理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和进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 欧元的诞生及意义: 经济上: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 心理上:是欧洲身份的象征,增加了欧盟人民心理认同感,使欧洲一体化成为公众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政治上:加速各国财政、税收方面的协调,从而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 对欧洲: ①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 ②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对世界: 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欧盟形成的影响: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为了抗议政府的乳制品进口政策,一位墨西哥农民将一头母牛挂在了墨西哥经济部门入口的旗杆上。 墨西哥农民把玉米秸堆放在独立纪念碑前,表示墨西哥农业抵挡不住美国和加拿大农产品的竞争。 亚太地区: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其总人口达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47%以上。 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1989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 欧 盟1993 有无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 性 质 特 点 名 称 主要是发达国家; 一体化程度最高(合作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 南北合作(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大国主导 地理范围最广 规模最大 各国差异最大 合作程度低 经济、政治联盟 经济联盟 官方论坛 比较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组织 有 无 无 亚太经合组织APEC (1991)东盟10+3经济组织(10代表东南亚10个国家,3代表中韩日三国) 东亚经济组织联盟(中韩日朝蒙5国) 非洲贸易联盟(中国作为观察国) 上海合作组织 (2001六国政治经济合作) 我国目前加入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21.7% 8.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