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散文的怀乡情结.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5 年第 1 期
中国文学研究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第 1 期 ,2005
[现当代文学评论 ]
论中国现代散文的怀乡情结
周明鹃
Ξ
(江西财经大学中文系 ,江西 南昌 330013)
关键词 :现代散文 ;怀乡情结 ;故乡
摘 要 :本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怀乡情结进行了系统研究。笔者拟以文本分析为基础 ,分别从羁旅游子思乡恋归、
叛逆与归乡的两难抉择以及寻觅精神家园与心灵栖息地三个层面对其加以考察、论述。
〔中图分类号〕I206.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7535(2005) 01 - 076 - 05
ON NOSTAL GIA COMPLEX of CHINESE MODERN PROSE
ZHOU Ming - juan
( Chinese Department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Key words :Chinese modern prose nostalgia complex home town
Abstract :The nostalgia complex of Chinese modern prose is the researched goal of this paper.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con2
cerning the examination of the tourists reminiscing about their home town , the dilemma of rebelling or returning home town , looking for
the psychic homestead and the resting ground of the mind respectively.
“人情同于怀土兮 ,岂穷达而异心。”(王桀 :《登楼赋》)
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 ,曾引起多少文人士子的共鸣。的确 ,
乡土情结是人人皆无法摆脱的情结 ,对故乡的眷恋更是人
皆有之的人之常情。德国哲学家诺瓦利斯曾经说过一句名
言 :“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而乡土中国的
文人 ,则由于有着更其深厚的乡土背景而赋予了其怀乡以
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与美学品格。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
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 ,其传统文化骨子里就是一种乡土
文化。这种乡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变迁与发展 ,变得圆融
自足 ,精致烂熟 ,具有强大的包容、浸润与同化功能。怀乡
情结作为我们民族根深蒂固的集体无意识 ,表现在文学中 ,
则是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沉郁敦厚美学品格的形成。纵观
我国文学史 ,自有诗三百、屈子赋骚以降 ,怀乡便成为文人
墨客挥之不去的经典情结 ,千百年来我国历代文学莫不弥
漫着浓郁的怀乡之情。及至现代 ,怀乡这一情结在承传前
朝的基础上 ,又发生了新的变异。而在现代散文领域 ,从纵
的史学线索来看 ,1920 年代主要是较纯粹的地域怀乡与启
蒙式的文化怀乡 ,即以周作人为代表的羁旅游子思乡恋归
式怀乡与以鲁迅为代表的叛逆与归乡的两难抉择式怀乡 ;
1930 - 1940 年代的怀乡则因抗日战争所致而渗进了浓厚的
民族政治意识 ,怀乡情结与救亡主题于此纠结难解 ,东北流
亡作家群的怀乡散文是为典型范例 ;而以沈从文为代表的
京派作家则通过对“边城”式理想世界的构建而致力于对精
神家园与心灵栖息地的寻求。笔者拟以时间线索为经、文
本论析为纬 ,分别从羁旅游子思乡恋归、叛逆与归乡的两难
抉择以及寻觅精神家园与心灵栖息地三个层面对现代散文
的怀乡情结加以考察、论述。
(一)羁旅游子思乡恋归
班彪《北征赋》有言曰 :“游子悲其故乡 ,怆以伤怀”。怀
乡 ,这一回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绝如缕的旋律 ,唱尽了
现代作家的思乡情怀。系列考察中国现代作家的生平 ,我
们发现 ,他们几乎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他们或为求学 ,
或为谋生 ,或为出逃 ,或为冥冥的追求 ,都不得不离开生于
斯长于斯的故土 ,背井离乡 ,洒泪去向他乡。鲁迅少年时因
家道中落 ,无以生存 ,只得“走异路 ,逃异地 ,去寻求别样的
人们”。周作人紧步其兄后尘 ,亦是少小即作游子行 ,先是
去乡 ,终至于去国。沈从文因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以名状的
渴求 ,只身离乡独闯北平。其他如茅盾、郁达夫、郭沫若、朱
自清、俞平伯、叶圣陶、丰子恺、梁实秋、许地山、丁玲、萧红、
萧军、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