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课程设计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低压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学 校:
院 系:
指 导 教 师:
学 生 班 级:
学 生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起 至 时 间: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课程设计任务 2
2.1 设计内容 2
2.2 设计要求 2
2.3 参考资料 2
2.4 设计进度(2013年11月11日至2013年11月30日) 2
2.5 答疑时间及地点 2
第三章 课设内容 3
3.1 实训一 3
3.1.1 熟悉实训台 3
3.1.2做三角形连接 3
3.1.3做T形连接(单股铜芯) 3
3.1.4绝缘恢复 3
3.2实训二 4
3.2.1 安装单相电度表 4
3.2.2 安装闸刀开关 5
3.2.3 安装线槽 6
3.2.4 安装日光灯 6
3.3 实训三 7
3.3.1三相电度表的工作原理 7
3.3.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8
3.3.3声光控制开关 8
3.4 实训四 9
3.4.1整流电路 9
3. 4.2 电烙铁的介绍………………………………………………………………….9
3.4.3 整流器的简介…………………………………………………………………..10
3.4.4三端稳压集成电路7805 11
7805概述 11
7805的参数 12
第四章 课程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评语及成绩 ……………………………………………………………………………………..15
第一章 绪论
电路原理、电路分析、电工学是电类专业与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其中电工实验与电工实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电类专业后续课程实验、实践的基础。
维修电工课设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通过课设使学生对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电能的产生、传输、控制有初步的认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设以培养学生基本电工实验与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设的学习,掌握基本电工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实验作风,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求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工作方向,对已学内容加深印象,通过动手实践,结合工程实际问题,了解各种主要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电能的生产和输配方法,电气设备的控制与检测方法,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发展现状,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并且通过现场实习,让学生学习老师的优良品质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热爱本专业的品德,树立为祖国建设献身的精神。
第二章 课程设计任务
2.1 设计内容
1)掌握并完成电气绝缘的恢复、连接以及基本的低压配电技术,完成工具的使用以及识别。
2)完成简单的布线工作,掌握布线的规范及操作规程,按照要求完成相关实验。
3)完成配电电路的连接,熟悉电度表、电灯以及变压器的连接方式、并完成多种控制开关的电路连接。
4)完成稳压电源的设计及制作,并符合参数要求。
2.2 设计要求
1)认真完成低压配电的课程设计,熟练掌握基本操作。
2)要求正确完成5项实验的题目要求,在布线及电路正确的前提下,操作符合电气规范,布线美观。
3)书写报告,3千字左右,报告按照每个实验设计过程、参数、结论来进行书写。
2.3 参考资料
.电工电子技术。 电工实验与电工实践。
2.4 设计进度(2013年11月11日至2013年11月30日)
时间 设计内容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 绘制图纸、书写报告、答辩 2.5 答疑时间及地点
新实验楼电工实训室,新实验楼321全天答疑。
第三章 课设内容
3.1 实训一
3.1.1 熟悉实训台
了解实训台各个部分的用途:电源、接地、铁杉网的固定作用等。
3.1.2做三角形连接
1:单股铜芯导线的连接
⑴把两根芯线成X形相交
⑵两芯线互相绞合3圈
⑶板直两芯线线端,分别紧贴另一根芯线缠绕6圈,余端割弃并钳平芯线末端
2:按三角形连接导线并按步骤一连接三根导线
3.1.3做T形连接(单股铜芯)
⑴把支路芯线的线头与干线芯垂直相交
⑵按顺时针方向缠绕支路芯线
⑶缠绕6~8圈后,割弃余线并钳平芯线末端
3.1.4绝缘恢复
导线绝缘层破损或导线连接后,均应作绝缘层的恢复处理。导线绝缘层的恢复工艺要求为:恢复后绝缘层的绝缘强度不低于原有的绝缘强度,绝缘层的厚度应均匀平整且不能太厚。恢复绝缘层的常用材料是绝缘带,如黄蜡带、涤纶薄膜带和黑胶带等。
(一)绝缘带的包缠方法
包缠绝缘带时,应将黄蜡带从导线左边完整的绝缘层上开始包缠,两个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