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诺贝尔用教案.doc

发布:2018-11-15约3.6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诺贝尔》教学设计 张兰小学 郝玲琴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3、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和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揭题导入,激发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看:这是举行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大厅;难得一见的瑞典国王一家都全数出席这场盛典;这是国王在向诺贝尔奖获奖者颁奖;这是颁奖仪式后举行的有一千多人参加的盛大晚宴,长长的餐桌,华丽的装饰,一对对的服务员端着各色美食在人群中穿梭。 告别盛会,让我们穿越时空,来走进当年的诺贝尔,我们继续学习《诺贝尔》这一课。 颁奖典礼是一次盛大的晚会,参加的众多嘉宾中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瑞典的国王王后。参加典礼的人们必须穿正规的礼服,典礼使用的花朵全部是从意大利诺贝尔逝世的地方空运过来的。这就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颁奖仪式 师:觉得这个典礼怎么样? 这么隆重的典礼跟一个人联系起来,谁?——诺贝尔(齐读课题) 人们为什么这么隆重地举行颁奖典礼呢?(纪念诺贝尔) 3、诺贝尔有哪些成就,值得人们这么隆重的纪念他呢?我想听听大家读了课文之后的看法。 (二)初读感知,了解成就 1、说说诺贝尔的主要成就 2、对于诺贝尔的成就,课文中有这样一句句子: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这“许多”是指多少呢?是355个发明。每一个发明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发明都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你觉得诺贝尔怎么样? 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从“最突出”这几个词语里你体会到什么? (诺贝尔被称为炸药之父,为了发明炸药,他投入了他整个生命。) 再读句子。 二、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过渡:诺贝尔一生发明无数,其中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板书:发明炸药) (一) 立志 1、他为什么要发明炸药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生答:第四自然段) 2、轻声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诺贝尔为什么要发明炸药? 3、学生交流 4、你能用“为了 ,诺贝尔立志发明炸药。”来说说吗? 板书:造福人类 5、小结:原来,发明炸药这一造福人类的伟大志向从小就在诺贝尔的心里扎下了根。 (二)、具体描写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是哪几个自然段?(第3至第9自然段)。请几位同学来读这一部分,看一看诺贝尔是怎么发明炸药的。 (学生朗读课文,相机了解发明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了解诺贝尔的永不满足。) 发明液体炸药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随后他又迈出了第二步,谁来读? 第二步的足迹看来很辉煌,是吗? 成功了,他停下脚步了吗?从哪句话看出来?看来诺贝尔又迈出了很多步。谁来读接下来的内容? 5、小结发明炸药的过程。(发明液体炸药——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 (三)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诺贝尔对科学追求的永不满足。在永不满足的奋斗中,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怎样的代价,他究竟凭什么获得了成功?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9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2、师:课文中哪些句子打动了你,找出来读一读。 交流感悟:简单的语言文字背后是感人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句子。 (1)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⑴ 指名读 ⑵ 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 ⑶ 这个片段中,哪个词语最令你感动?毫不气馁 你能体会到他当时的痛苦吗? 面对这一切,他也有悲痛、也有犹豫、但冷静下来后,他想的是——(交流) 所以,遭受这一切,他毫不气馁。学生齐读句子。 过渡:诺贝尔决心继续实验,可由于危险太大,政府不允许诺贝尔继续试验,怎么办?——租船——这也是毫不气馁。船上的工作怎么样呢?谁来读? (2)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1)你感受到什么 (2)失败、失败、再失败,他疲惫的身心经受了多少次失败?失败了就再来,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工作了多长时间? (3)看着“四个年头几百次失败”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屡败屡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4)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百次的失败,常人难以忍受,然而,诺贝尔却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从“终于”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炸药发明成功的不容易。读出了发明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 (5)诺贝尔这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多么令人赞叹啊!我们一齐把这段话读好。 (6)功夫不负有心人 当1867年的秋天,诺贝尔的实验成功了。后来,他又发明了雷管,从此——学生读。 小结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