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8-09汕头侨中高三生物月考4.doc

发布:2017-08-27约9.8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2008-2009学年度 高三级生物科十二月份考试卷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从化学组成上看,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DNA是人体内的主要遗传物质 ②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③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都不能进入细胞核内 ④有少数酶是核酸 ⑤DNA遇二苯胺立即显蓝色,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立即显紫色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右图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假设某地区晴朗天气时,以中午12点时的光照最强烈,测得大田小麦植株上部叶片光合作用在上午11点左右时速率最高,而下部叶片在中午12点左右时速率最高。以下对光合作用的外部限制因素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上午11点之前,全部叶片的限制因素都来自光照 B.11点至12点之间,上部叶片限制因素是光照,下部是二氧化碳 C.11点时,下部叶片限制因素是光照 D.12点时,上部叶片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 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A.细胞质流动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B.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有丝分裂观察:取根尖→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2007年7月,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一般不合成“ASURA” C.缺少“ASURA”的细胞不能进行DNA的复制 D.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变化可能与“ASURA”密切相关 下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该过程的模板是RNA,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 C.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D.合成①的场所在细胞核,合成⑥的场所在细胞核 脊神经的背根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入功能;反之,腹根具有传出功能。将脊蛙(只毁脑的活体)某脊神经的背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靠近脊髓的一端)和外周端;再将腹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和外周端。预期4次刺激的效应器表现,错误的是 A.刺激背根的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B.刺激腹根的外周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C.刺激腹根的中枢端,效应器不发生反应 D.刺激背根的外周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技术或原理等不相符合的是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 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据图描述正确的是 A.若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 B.兴奋只能由细胞2传递到细胞3,不能反向传递 C.若细胞2可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是性腺细胞 D.若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膜内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1/2 B.5/8 C.1/4 D.3/4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内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病毒一定没有细胞结构;④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⑤酶的化学成分一定是蛋白质; ⑥两个种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⑥ 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 C H O N P Ca S 植物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动物 55.99 7.46 1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