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兴趣激发及培养.doc

发布:2017-08-12约2.8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兴趣激发及培养[摘 要]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源,它部分决定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由此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研究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是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学习兴趣 培养 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理念是英语教师的永恒梦想与追求。这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关注学习目标的层次性、课堂活动的多样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英语教学在中国是外语教学的现实决定了课堂是高中生英语学习的主阵地[1],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讲关系到高中英语教学的成败。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索激发与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方法与策略是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拟结合相关的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种常见的有效策略。 一、学习目标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想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教师就应当高度重视、充分关注学生的基础差异,使课堂教学目标呈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科学高效的教学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首先,教学目标的设定切忌笼统、繁杂、过于统一。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阅读课目标设计出现这样的言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阅读能力包括很多方面,而一节阅读课是不可能涵盖所有这些能力的,否则也只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其结果的低效或无效也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笼统、庞杂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根本无法完成的。这种教学目标的设定带来的只能是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教学方法与程序,教师在教学中全然不顾教学情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反应,只是机械地按预定的程序运行,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关注学生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教学目标层次性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研究学生间的性格及学业水平的个体差异,并据此设定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差异性教学的实施策略。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思想,彻底摒弃极端的应试教育的思想,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只有思想解放了,教学行为才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教学目标还会影响到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实施,因此,充分关注教学目标的设置,使其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与保障。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甄别筛选,确定具体、详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出目标的层次性,然后根据每一个教学目标的实际特征,选取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同时充分关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制定出高效的教学程序。 二、课堂活动的多样性 课堂活动受制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也就决定了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有学者认为“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之所以能逐步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我们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继承、借鉴和发扬。”“为了把课堂搞好,在方法上就要多样一些。”[2] 教师应该依据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精心组织课堂活动,使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这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方面所存在的客观差异所要求的。 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个人偏好,而这种偏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中要重视这种客观差异,尽可能多地提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自己喜欢而又能够学习的内容,兴趣自然就会产生,且效率也就会随之提高。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无论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多么先进,教学手段是多么高超,如果忽略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只能成为纸上谈兵。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英语学习的特征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探索出适合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教学思路和具体策略,并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认真加以贯彻实施。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是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高明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 可以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教师必须把这一任务始终放在重要位置,有意识地把英语学习各个环节的特点和具体的处理方式进行科学的加工与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