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期中生物试题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1.藏羚羊发现狼群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具有一定应激性
B.生物体能够新陈代谢
C.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D.生物体能够适应环境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阳光、空气、土壤是所有生物生存必须的条件
B.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大部分和岩石圈的上层
D.光线不易透过深层海洋,生物在海洋深处绝迹
3.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白天置于光照、湿度等相同环境下培养,夜晚将甲置于相对温暖的环境中,乙置于相对凉爽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二者的生长状况,该实验的变量为( )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空气浓度
4.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活的生物 B.新鲜的标本 C.薄而透明的 D.完整的细胞
5.如图所示,甲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象.在显微镜下,若将甲图转换成乙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
A.向右移动,视野变亮 B.向右移动,视野变暗
C.向左移动,视野变亮 D.向左移动,视野变暗
6.在我国云南省的热带雨林,这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温较高.众多的乔木枝叶繁茂,灌木、草本、藤本和寄生植物夹杂其间,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请问以下哪种生物的栖息地不是在这里( )
A.钝头蛇 B.白臂叶猴 C.丹顶鹤 D.穿山甲
7.能够把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利用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液泡
8.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其设计方案如下表所示,你认为他们的设计中,不妥当的一项是( )
种子数量 温度 光照 空气 水分 30粒 25℃ 无光 通风 水适量 30粒 25℃ 有光 通风 水少量 A.温度 B.光照 C.空气 D.水分
9.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5×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10.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
A.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鳞片叶表皮上
B.先滴碘液,再盖盖玻片
C.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D.直接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11.显微镜下的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是( )
A.细胞有一定的形状,气泡的形状会改变
B.在染色的细胞中能清楚地看到细胞核
C.细胞是不完全透明的,气泡完全透明
D.ABC全对
12.高等植物和动物的最高结构层次分别是( )
A.器官和器官 B.植物体和动物体
C.含系统和器官 D.系统和系统
13.组织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之一.如图所示为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按图所示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4.“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量法 D.实验法
15.下列几种情况中,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
A.气温37度,阴天,无风 B.气温37度,晴天,有风
C.气温20度,阴天,有风 D.气温20度,晴天,无风
16.移栽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在阴天或早晚移栽 ②尽量不要碰掉枝叶 ③剪去一部分枝叶
④给植物覆盖遮阳 ⑤让植株尽快接受光照,以制造营养.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17.炎热夏季的中午,阳光过强导致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
A.多余的水分无法散失 B.水分无法运输
C.吸收不到氧气 D.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18.烟台以盛产苹果而出名,烟台的苹果,口感好,甜度高,家家户户都愿意储存一些,作为冬季水果.但冬天过后,剩下的苹果品味会减淡,口感大不如以前,其原因是( )
A.细菌侵入 B.水分流失 C.有机物分解 D.细胞死亡
19.有利于促进根系呼吸作用的措施是( )
A.追施速效化肥 B.浇水灌溉 C.中耕松土 D.合理密植
20.为了防止刚收获的潮湿种子堆放后发热,必须将种子( )
A.尽快晒干 B.堆在通风处 C.立即入库保管 D.淋水降温
21.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
A.是植物有效地散热 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D.有利于植物开花结果
2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