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静脉插管技术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脐静脉插管技术 一、脐静脉插管的目的 二、适应症 三、禁忌症 四、脐静脉的解剖 四、脐静脉的解剖 四、脐静脉的解剖 四、脐静脉的解剖 五、导管的选择 六、器械的准备 脐静脉导管1根 无菌手套 2付 无菌巾1包 肝素生理盐水1u/ml 三通开关 消毒皮肤用品 胶布 外科静脉切开包1个 无菌套袖 2付 无菌纱布数块 七、操作步骤 预热远红外抢救台,摆体位,固定患儿四肢,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测量脐-肩(锁骨外端上缘)的距离,确定插管深度后再加上1.5~2cm 不同体重的脐静脉插管深度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洗手,戴套袖,戴无菌手套, ,常规消毒脐及周围皮肤,铺巾。 消毒范围:上界平剑突,下界平耻骨联合,左右为腋中线 操作步骤 准备脐静脉插管 将导管尾端与装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将生理盐水液充满导管,确保导管内无空气后备用。 辨别脐静脉: 在脐切面的“11点”至“1点”处见一条腔大,壁薄,扁型的脐静脉,分清楚脐静脉后行插管。 操作步骤 用血管钳将脐带拉直,导管沿脐静脉缓缓插入,插至脐轮时把脐带拉向下腹壁倾斜成50°左右,导管向患儿头方向插入,如遇有阻力,不能强行插入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导管达到预定深度时,回抽注射器,有血顺利回流证实导管已入脐静脉。 操作步骤 固定脐静脉插管: 先用缝线将插管固定于脐带组织, 用胶布做搭桥固定,外敷无菌纱布, 固定在腹壁, 连接输液系统。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床边X-ray 确定导管位置 请看实际操作过程 八 、并发症 感染 败血症 血栓 栓塞 导管位置不良 并发症 九、脐静脉插管的护理 1、插管过程中 护士应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并注意心电监护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避免操作中患儿病情变化而发生意外 九、脐静脉插管的护理 2、置管期间 护士应密切观察,精心护理,保证脐静脉插管的有效使用。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动作要轻柔,做完每项操作后,均要认真检查插管的位置,确保插管通畅 九、脐静脉插管的护理 3、严密观察有无并发症: 预防脐炎﹑败血症感染 由于脐静脉插管是介人性操作, 导管与外界相通, 且窒息、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 各种治疗操作较多, 极易发生感染。因此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每次接触患儿前后均要洗手, 每日消毒脐部并更换敷料,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防止尿液及大便浸湿或污染敷料。输液管每24h更新1次。脐静脉插管可保持1周左右。脐静脉留置期间要严密观察脐周有无红肿、渗液、异味等现象, 并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面色、肢体反应、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 及时拔管, 拔管前常规做导管培养侧 预防空气栓塞 静脉栓塞空气栓塞空气栓塞是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净或输液装置不严密, 致使空气输人静脉, 因此必须严格遵守输液操作规程图。观察患儿在输液过程中有无呼吸困难、面色发给, 一旦出现症状立即给予氧气吸人, 置患儿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 以便气体能浮向右心室尖部, 避开肺动脉人口, 随着心脏舒缩, 将空气混成泡沫, 分次小量进人肺动脉内, 逐渐被吸收。 预防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静脉导管经脐静脉人下腔静脉, 静脉管腔大侧, 所以输液速度可以极快。而新生儿输液速度要慢,因此输液时必须严密观察, 注意调整输液滴速, 严防因护理不慎开大输液调节器而造成短时间内输液过多, 导致新生儿发生急性肺水肿 静脉血栓 脐静脉插管时损伤了脐静脉血管内膜使血小板粘附, 置管时间过长患儿哭闹时腹压增高, 造成血液反流至硅胶管内, 血流滞缓, 致静脉血栓形成, 堵塞导管。因此应提高脐静脉插管技术, 避免反复穿刺, 插管时动作轻柔,坚持不间断输液。静脉推注药物时, 先将药物稀释后慢慢注人, 减少对血管内膜的刺激输注脂肪乳剂时, 每6h用生理盐水2ml冲管1次,, 同时转动导管外露部分, 防脂肪乳剂沉积在导管.输注不同药物时用生理盐水冲管, 防止因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导致沉淀物生成而堵塞导管。建议尽量减少在脐静脉插管中取血及输血, 若必须从脐静脉导管中取血时, 要及时用肝素生理盐水2ml冲洗导管,更换有血液残留的肝素帽, 以避免出现栓塞堵管或增加感染机会。脐出血 插管与拔管时脐带结扎不紧、脱管未及时发现均能致脐出血脐部结扎时除用传统脐圈结扎外, 可用丝线缝扎。拔管后出血是因拔管时用力及用物准备不足引起的。因此, 拔管时应备好结扎脐部的无菌物品, 用血管钳固定脐部残端, 缓慢拔出导管, 必要时缝扎止血侧。 九、脐静脉插管的护理 4、导管脱落的护理: 导管脱落的原因主要由于插管固定不牢或插入深度不够所致。移动新生儿时,动作轻柔,不要用力牵拉输液管。发现导管松脱征象,应及时严格消毒,重新缝合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