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岸工程第二课全解.ppt

发布:2017-01-28约5.44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要采用的设计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2013 按照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的规定执行。海堤工程防潮(洪)标准应根据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经审批的流域防洪规划、区域防洪规划综合研究确定,同时满足: 堤防工程的级别应根据其防潮(洪)标准按表确定。 1、海堤设计标准 对于堤受损后,损失巨大可以提高等级 主要采用的设计标准: 《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1999 1、海堤设计标准 《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2005 气象与水文 气温、风况、降水、水位、流量、流速、泥沙、潮汐、波浪和冰情等气象、水文资料。 海堤工程设计应具备与工程有关河口或海岸地区的水系、水域分布、河口或岸滩演变和冲淤变化等资料。 社会经济 海堤工程防护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工程地形 地形测量资料。 工程地质 地质勘察。 2、设计基本资料 潮位影响因素:潮汐,风暴潮,径流量 潮汐 海水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将海水铅直向涨落称潮汐,而海水在平方向的流动称潮流。 3、设计潮位计算 高潮:潮汐升降的一个周期中,海面升至最高时称为高潮; 低潮:海面降至最低时称为低潮。 潮差:相邻高潮与低潮的水位高度差称为潮差。 平潮和停潮 潮汐 大潮和小潮。 3、设计潮位计算 潮汐类型 3、设计潮位计算 半日潮 日潮 混合潮 风暴潮 洪水 3、设计潮位计算 海堤工程设计高潮位潮位(水位) 海港工程中的设计潮位包括: 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极端高水位和极端低水位。 海港工程中的设计高、低潮位 标准 资料年限 应有多年或至少完整一年逐日每小时的实测潮位资料。 设计潮位的推算方法 设计潮位的推算采用绘制高潮或低潮累积频率曲线 定义:设计潮位是指水工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潮位(水位)。 3、设计潮位计算 海港工程高潮或低潮累积频率统计步骤: (1)从潮位资料中摘取各次的高潮或低潮位值,统计其在不同潮位极内的出现次数,潮位级的划分采用10cm为一级; (2)由高至低逐级进行累积出现次数的统计; (3)各潮位级的累积频率为年或多年的高潮或低潮总潮次除各潮位级相应的累积出现次数。 (4)在方格纸上以纵坐标表示潮位,以横坐标表示累积频率,将各累积频率值点于相应潮位级下限处,连绘成高潮或低潮累积频率曲线,然后在曲线上摘取高潮10%或低潮90%的潮位值。 海堤工程设计高潮位潮位(水位) 海港工程极端高水位和极端低水位 标准 资料年限 为了确定极端高、低水位,在应用频率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时,要求应具有不少于20年的年最高、最低潮位实测资料,并须调查历史上出现的特殊水位。 极端潮位的推算方法 (1)极值I型分布(耿贝尔分布) (2)PIII型分布(主要应用在受径流影响的潮汐河口地区) 海堤工程设计高潮位潮位(水位)与海港工程中的极端高水位推算一致!!!!!! 3、设计潮位计算 海堤工程设计高潮位潮位(水位)计算——A.年频率分析法 资料收集 应用频率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时,要求应具有不少于20年的年最高实测资料,并须调查历史上出现的特殊水位。 年频率分析法——极值I型频率分析 n年最高潮位平均值: n年最高潮位均方差: 对应不同年频率P(%)对应的高潮位hp: 为年频率P及资料年数有关的系数,由耿贝尔分布函数求得,一般利用《海堤工程设计规范》,《海港水文规范》中的表直接查得。 实际测量的经验频率点: 绘制出设计高潮位的理论频率曲线,同时绘上频率点 3、设计潮位计算 极值I型分布的分布函数: 超过概率的设计值公式: 可以采用矩法、线性矩法,最小二乘法确定u和 3、设计潮位计算 PIII曲线的累积频率函数和分布函数: 其中 PIII型曲线性质 海堤工程设计高潮位潮位(水位)计算——A.年频率分析法 两个基本概念注意: 重现期: T=100/P T是重现期; P是大于或等于某一潮位值出现的频率 安全率: 假定海堤的设计使用年限为N年,则在使用年限内出现的潮位都小于H50 的机率为: F=(1-P%)N 可能出现的概率: q=1-(1-P%)N 50年内出现50年一遇的潮位其安全率为36.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