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衰治疗探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衰治疗探析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衰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3例上尿路梗阻性肾衰患者的资料。其中结石导致的梗阻15例,结石组患者综合使用膀胱镜下逆行插管、输尿管镜碎石、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晚期肿瘤导致的梗阻18例,肿瘤组患者分别采用膀胱镜下逆行插管、彩超定位经皮肾穿刺造瘘、开放肾造瘘治疗。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解除梗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术后第1天复查肾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石梗阻患者术后血肌酐为251~463 μmol/L,平均(276±67)μmol/L;肿瘤梗阻患者术后肌酐为348~1152 μmol/L,平均(575±283)μmol/L。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对于结石导致的上尿路梗阻性肾衰的治疗,首先采用最简单的、创伤小的方法即膀胱镜下逆行插管技术,尽早解除梗阻,恢复尿流通畅,有效防治感染,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待肾功能好转后再择期行体外震波碎石或输尿管镜碎石[6-8]。而对于插管失败的患者,则倾向于一期处理双侧上尿路结石,解除结石梗阻,因为患者年龄多较年轻,一般营养状况尚可,病程短,对于手术的耐受力高,特别是近年来腔内微创碎石技术广泛开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同期处理双侧上尿路结石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传统开放手术取石,因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应用的比例越来越少。传统的理论认为,双侧上尿道结石应根据结石停留部位及双肾的功能情况分次处理,但有研究认为,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可以直接使用输尿管镜碎石,不仅创伤小,而且可以同时处理双侧结石。对于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在患者尚未出现明显生命体征变化,且无严重心肺系统疾等合并症,也可以采用双侧输尿管镜碎石,或者行双侧经皮肾镜碎石,既可以一起解除双侧梗阻,改善肾功能,又避免患者遭受再次手术的痛苦,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是输尿管镜术中水流灌注可导致肾小管、淋巴管、小静脉及肾窦部反流,病原菌入血,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所以术前应完善辅助检查,明确有无尿路感染、脓肾存在,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手术应以解除梗阻为目的,不必强求处理结石,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不管是何种病因导致,对于这类肾后性肾衰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尤为关键,它与肾性因素引起的肾衰不同,不能轻易使用利尿剂,因为它会使得肾盂内的压力进一步升高,从而加重肾脏的损害。有研究认为,滥用利尿药物,会导致解除梗阻后的肾功能恢复延缓,甚至不能完全恢复。术前最重要的是严格控制入水量,并注意血钾浓度。相关研究表明,梗阻时间和肾单位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处理此类疾病最重要的是在最短时间内解除梗阻、引流尿液、防治感染
总之,由于此类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态,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及早解除梗阻的原则下,尽可能地选择非开放性手段,而且密切注意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与处理
参考文献
[1]元丽,陆毅.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辩证施护[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2):149-150.
[2]赵明.孤立肾输尿管结石并?l急性肾衰竭的腔镜微创治疗[J].医学信息,2015,28(52):386-387.
[3]邓林艳.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535-536.
[4]严超,齐桓,罗超,等.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梗阻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22):3434-3435.
[5]阿里木.双J输尿管支架管在上尿路梗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142-143.
[6]刘思宽,李爱华,陆鸿海,等.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4):339-341.
[7]王运昌,张周龙,陈胜江,等.超声引导PCN在治疗盆腔恶性肿瘤致上尿路梗阻中的作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8):730-732.
[8]王亚双.关于急诊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5(16):230-231.
(收稿日期:2016-11-18)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