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混凝土缺陷修补.doc

发布:2017-06-07约3.7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混凝土缺陷修补 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 修补要求 混凝土表面缺陷包括蜂窝、麻面、凸凹错台、外形走样、风化开裂、表面磨损、空蚀(亦称气蚀)坑洞等。 选用的修补材料,除了满足建筑物运行的各项要求外,其本身的强度、耐久性、与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等,均不得低于老混凝土的标准; 当修补区位于空蚀敏感区,混凝土表面的不平整度应符合防止空蚀的要求,参见附录1中“三、抗空蚀耐磨损混凝土施工”部分; 当修补区位于有观瞻要求的部位,修补材料应有与老混凝土相一致的外观; 修补时应将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彻底凿除,清除松动碎块、残渣,凿成陡坡,再用高压风水冲洗干净; 对渗水、漏水的部位,应采用速凝材料堵漏(如快凝水泥、丙凝、水泥—水玻璃、快燥精等)和将外漏部位埋管集中引出再快速封堵。漏水堵住后,即进行修补。 修补方法 首先分析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根据混凝土表面的工作要求、施工技术条件,选择修补方法。常用的修补方法参见表1。 修补工艺 1、干硬性水泥预缩砂浆 施工程序:凿毛冲洗并清洗表面积水→拌预缩砂浆→涂水泥素浆(水灰比0.4~0.5)→分层铺料、捣实→抹面→养护 材料要求及配合比:水泥宜选用与原砼(C20)同品种的高标号新鲜水泥;选用质地坚硬的、并经过2.5mm孔径筛过的砂,其细度模数控制在1.8~2.2;水灰比为0.3~0.4,灰砂比为1:2~1:2.6;为提高砂浆强度,改善和易性,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如木质素磺酸钙、高效能减水剂)。砂浆配合比参见表2。 施工方法:材料称量后进行拌和(合适的加水量拌出的砂浆以手握成团,手上有湿痕而无水膜),用塑料布遮盖,存放0.5~1h;然后按施工程序分层(每层厚4~5cm)铺料和捣实(捣实后的层厚2~3cm),每层捣实到表面出现少量浆液为度,顶层用抹刀反复抹压至平整光滑;最后,覆盖养护6~8h。 质量鉴定:修补后砂浆强度达50kgf/cm2(施工时抽样成型决定强度),用小锤敲击表面,声音清脆者合格,声音发哑者凿除重修。 工效及材料消耗:按层厚10cm计,工效约1。25m3/工日;砂浆耗量为计算体积的1.1倍;水泥素浆的水泥耗量约3.6kg/m3。 2、氯偏砂浆 在干硬性水泥砂浆中加入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LP乳液)可得到一种快凝、早强和抗水的材料,特别适用于在潮湿基面上涂抹并很快浸水的修补工程(抹面后1.0~2.0h即可浸水。 施工程序:基面清理→刷氯偏浆液→铺氯偏砂浆→压实→抹面压光→浸水养护。 材料要求及配合比:见表3所列。 拌和工艺:1。使用前,应将氯偏乳液用10%磷酸钠中和至pH值为7~8。 施工要求:基面清理,冲洗干净;拌好砂浆,停放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先涂基液,后填砂浆,压实后表面抹压光滑。 3、环氧砂浆 环氧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抗冻、耐磨、耐腐蚀性能;但价格昂贵,且从配料到养护,对施工工艺要求严格;具有毒性,以及对温度变化敏感,易老化,与混凝土的变形性能不一致,颜色不协调等缺点。以环氧数脂为主剂,由不同辅助材料配制成的有环氧基液、胶泥、砂浆和混凝土。 施工程序:基面清理→刷基液→涂抹环氧砂浆(或环氧混凝土)→反复压抹→养护→质量鉴定。 表1 混凝土表面缺陷常用修补方法 修补方法 干硬性水泥 预缩砂浆 氯偏砂浆 环氧砂浆 细骨料混凝土 水泥喷浆 材料性能 抗压强度 kgf/cm2 400~500 500~700 800~1000 500~600 350~600 粘结强度 kgf/cm2 20左右 30左右 30~50 20~30 10~20 抗冲耐磨性 良 良 优 良 一般 适用条件 流速 m/s 30 30 45 30 20 一般厚度 cm 2.5~10 1~5 1~5 20~40 1~12 适用范围 高流速区,平面、立面局部修补 高流速区,平面、立面局部修补、修补后浸水和水中养护工程 高流速区,检修条件困难的表面修补 表面孔洞、坑塘及高流速区的大面积底板修补 高流速区,立面、顶面修补及结构补强 表2 1m3干硬性水泥预缩砂浆配合比参考表 序 号 水灰比 灰砂比 水泥 (kg) 水 (kg) 砂 (kg) 木钙 (%) 备 注 1 0.40 1:2.6 550 220 1430 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大坝水泥 2 0.36 1:2.5 575 207 1440 0.2 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大坝水泥 注:为增强砂浆的抗裂性能,可掺入水泥用量15%的明矾石膨胀剂,具体配合比可通过试验确定。 表3 氯偏砂浆材料要求及配合比 材料名称 代 号 规 格 与 要 求 配 合 比 备 注 砂 浆 基 液 水泥 C 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演大坝水泥,过0.5mm筛 100 100 砂 S 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