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师的指导策略.pdf
浅析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师的指导策略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典型的一种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
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
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是幼儿园三大游戏之一。但是,在角色游戏实施中,
教师的指导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使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
师要不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一、角色游戏开展时容易存在的误区
教师在最初设计游戏区域的时候,是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几个幼儿生
活中可能常常出现经历的场所开设为游戏区。但是游戏区投入使用之后,我发现,
幼儿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就是卖卖卖——买买买。将角色游戏与买卖划上等号无
疑是狭隘的,局限了角色游戏的无限可能与想象。幼儿反反复复都是在玩几个区
域,一次游戏下来去了多次的医院,餐厅等等。从小班到中大班,持续的几个角
色游戏区难以再吸引幼儿的兴趣,对教师创设新的游戏区提出了更难的挑战,教
师和幼儿都觉得疲惫。
二、角色游戏开展中教师指导介入的误区
(一)粗暴地直接干预
文浩是自助餐厅的老板,自助餐厅开业了,有顾客去吃饭,可是餐桌没有摆
好。顾客说:“老板,这里没有桌子啊。”这时,老师在附近,看到了这里的情
况,还没等“老板”说什么,直接说:“浩浩,赶快把自助餐厅的桌子摆好啊,
把这张桌子拉过去,快点。”说完,老师转身离开了。
老师的直接干预,似乎是关心孩子们的游戏,扩大游戏。其实无意中拉出了
孩子们从游戏的情况,干扰了孩子们自己寻找的问题,解决了游戏想象力的问题。
(二)包揽式游戏介入
角色游戏本身代表了材料的丰富性,幼儿游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游戏材料
散落的情况。于是,保教合一的老师们开始了“打扫卫生”。看到自助餐厅的桌
布没铺,连忙去铺好;发现花店的栅栏被小朋友路过踢歪,连忙去扶正;厨师负
责的桌上东西太多,厨师还没来得及伸出手整理,老师已经收拾好了老师的大包
大揽影响了孩子的游戏,本身应该具有的自主能力,自理能力的锻炼机会被剥夺,
幼儿处于游戏中的被动状态。
(三)完全自主放任
三个人拿出了班上的两辆车,都想要做司机,做决定控制汽车的人,一直没
办法开展游戏。老师就从孩子们的身边经过,却听不到看不见孩子们争执不下,
这时真正的需要教师的帮助。三人最终也没有成功的玩上公共汽车,一人开着一
辆分开了,三个人各玩各的开起了私家车。固然,当然,孩子们有了一个新的
游戏,但老师却也错过了引导孩子合作解决冲突的机会。
(四)万能式救援
银行取钱拥挤不堪——教师跑去疏通;影楼生意冷清——教师跑去招揽顾客;
两个人都想当医生——教师跑去直接分派,等等这些折射出的是教师的辛苦,游
戏的低价值。从完全不管,到全四处万能救援,应该孩子自己去解决的问题,反
而被教师抢走了。而教师会觉得幼儿游戏时自己非常累,长此以往,教师不但无
法判断幼儿的游戏能力与游戏水平,更谈不上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适时调整游戏
材料,也根本无法采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幼儿游戏,而且,还会产生职业倦怠感。
(五)流水式随意指导
教师的心不在焉地走来走去,没有目的,没有思考,还能振振有词说自己观
察了哪个区哪位幼儿。比如,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四处转悠,偶尔驻足观望却又
似乎并不在意幼儿的游戏;偶尔走进游戏区只会指挥命令孩子去做事情;或者拿
着相机随意拍几张照片,录视频;最后在讲评时让孩子一一讲述照片内容。这种
“不走心”的游戏指导,代表着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不过关,本身就没有对于
游戏深入纵横加深的相关想法。
三、提升教师游戏指导行为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学会观察
观察,帮助教师走向幼儿,看到,听到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在角色游戏中,
通过观察,教师寻找到指导时机,当幼儿出现争吵时,无所事事时,向老师告状
时,是否应该对他们提供帮助;材料是否充足;可以解释幼儿的游戏行为,完整
建构幼儿整体。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尝试去理解幼儿的头脑中究竟演绎着什么,
他们的认知情感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儿童游戏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了大量的行为、
动机、机遇、实践、技能和理解的过程。
那么,教师要怎么观察呢?首先,就要求教师选则适当的观察方法,并且准
备相关的观察表格。教师可以根据角色游戏情况进行简单或者详细的有效记录。
适当的观察量表可以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其次,有意注意观察时,最好根据目
标预设问题,可能产生的问题,随之解决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