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自主创新能力在
提高国家和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一个国家来说,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己经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
环节。而对于企业来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在市场中
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鉴于此,正确认识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通过
把握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过程并对自主创新这一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有
利于企业发现自身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构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
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其自主创新的领头作用不容忽视,因此研究北京市大中型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发现其中的问题,对提高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具有
重要意义。截止2007年底,北京市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606家,其中有科技活
动的企业 313 家,年末从业人员 67.8 万余人,工业总产值达到 7365 余万,主
营业务收入8017余万,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297余万。
明确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现状,从研究国内外自主创新方面的理论入手,
文章探索了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并在此基础上构
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应用于实证,对北京、上海、全
国平均水平进行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深入比较的基础上,从
能力的最一般意义出发,研究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定义,认为自主创新
能力是企业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三个方面所表现出来
的水平和实力,是企业创新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投入能力、研发能力,管理
能力和产出能力复合作用的结果。
在定义了自主创新能力之后,研究构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
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包括四个主指标和12项分指标。四个主指标分别
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其中,
创新资源能力涵盖RD资金投入强度、RD人员投入强度、RD人员整体素质、
非RD投入强度;研究开发能力涵盖每千人专利拥有数(项)、研究开发成功率、
新产品开发周期;创新管理能力涵盖创新战略、创新倾向、产学研合作程度;
1
创新产出能力涵盖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销售率。
在构建指标体系之后,笔者从两个角度对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化创
新能力进行了评价。首先,收集统计年鉴上的横向及纵向数据,对其各项指标
能力进行比较和描述性分析。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能力评价模型,并
选取上海和中国平均水平作为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参照,对北京市的自
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化的数学模型评价。发现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
新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北京市
自主创新能力处于国内领先,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北京市还需要从各方面进行
努力和提高。例如,北京市企业需要增加 RD 经费投入比例,逐渐达到国际投
入水平;在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的问题上,北京市工业企业要格外重视加强对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大技术改进和改造以及消化吸收的投资比例;在
产学研合作方面,北京市工业企业要改变“学研产”这种本末倒置的局面,将
自己定位于需求的主体,而不是产品的接受方。如此等等。
在各角度评价的基础上,笔者尝试给出了提高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的建议。主要根据评价的结果以及参考自主创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来
给出针对性建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说,要发挥企业
自身能动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二,改善自主创新外部环境,为企业技术
创新提供保障。
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构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大背景下,
以首都北京这一典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成功和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能给企业和相
关部门以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评价模型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