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单元 机械振动 机械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简谐运动Ⅰ 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Ⅱ 单摆、周期公式Ⅰ 受迫振动和共振Ⅰ 机械波Ⅰ 横波和纵波Ⅰ 横波的图象Ⅰ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Ⅱ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Ⅱ 实验:研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Ⅰ ●怎么考 对本章知识重点考查的内容有:(1)简谐运动、单摆、受迫运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多以选择题、实验题形式考查;(2)机械波、波的图象,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3)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以及波的干涉和衍射、多普勒效应,多以选择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总体难度中等偏下 ●怎么办 在复习时应认识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师说: 高考对本节内容的单独考查几率较小,多数情况是将本节内容与机械波结合起来考查,考查的题型有选择、填空、计算等,考查的难度中等偏下. 1.机械振动 (1)回复力:使振动物体 的力. (2)平衡位置: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3)位移x:由 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 . 对回复力的理解 (1)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时刻指向平衡位置; (2)回复力是振动物体在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 (3)回复力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可能是某一个力,还可能是某一个力的分力.因而回复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合外力. 简谐运动的五个特征 1.动力学特征:F=-kx,“-”表示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k是比例系数,不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2.运动学特征:简谐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为变加速运动,远离平衡位置时,x、F、a、Ep均增大,v、Ek均减小,靠近平衡位置时则相反. (2)如图所示,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O对称的两点P、P′(OP=OP′)时,速度的大小、动能、势能相等,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 (3)振子由P到O所用时间等于由O到P′所用时间,即tPO=tOP′. (4)振子往复过程中通过同一段路程(如OP段)所用时间相等,即tOP=tPO. 5.能量特征:振动的能量包括动能Ek和势能Ep,简谐运动过程中,系统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1)简谐运动的图象并非振动质点的运动轨迹. (2)做简谐运动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一定为零,但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3)由于简谐运动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因此涉及简谐运动时往往出现多解,分析时应特别注意.位移相同时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和势能等可以确定,但速度可能有两个方向,由于周期性运动时间也不能确定. 1.如右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为m、M,中间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下端与M连接,m与弹簧不连接,现将m下压一段距离释放,它就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m始终没有离开弹簧,试求: (1)m振动的振幅的最大值; (2)m以最大振幅振动时,M对地面的最大压力. 思路点拨:要使m振动过程中始终不离开弹簧,m振动的最大振幅对应m振到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m振动到最低点时,弹簧对M的压力最大,M对地面的压力也最大. 描述简谐运动的图象 1.对简谐运动图象的认识 (1)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其形状与计时起点及正方向的规定有关. (2)图象反映的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随时间的增加而延伸,图象不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 (3)任一时刻图线上过该点切线的斜率数值表示该时刻振子的速度大小.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正时沿x正方向,负时沿x负方向. 2.简谐运动图象的应用 从图象可以读出以下信息: (1)振幅A、周期T(注意单位)、频率. (2)某一时刻振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3)某时刻质点所受的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 方向判定方法: ①因回复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故回复力和加速度在图象上总是指向t轴. ②速度方向可以通过下一时刻位移的变化来判定,下一时刻位移如增加,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是远离t轴,下一时刻位移如减小,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是指向t轴. 2.一质点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1)该质点振动的振幅是________cm.周期是________s. (2)求出当t=1 s时质点的位移及1 s内通过的路程. 答案:(1)8 0.2 (2)8 cm 1.6 m 1.弹簧振子的理解 (1)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回复力是弹簧的弹力,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弹性势能间相互转化. (2)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回复力是弹簧的弹力和重力的合力,振动过程中动能、弹性势能以及重力势能间相互转化. 3.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则( ) A.若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Δt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 B.若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Δt一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