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ompany Logo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姓名:刘洋 学号 指导老师:阚树林 目录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简介 1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2 案例分析 3 总结 4 一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简介 工业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因为技术装备标志着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和综合国力[1]。 英国 美国 日本 曾经的工业革命发源地,依靠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机器设备不断更新成为‘世界工厂’。但在美德崛起之后新世界经济格局下,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建造起来的机器设备已开始陈旧,但英国没有重视采用新技术更新改造设备,反而为追求高利润把大量资金投向国外,最终因国内设备简陋而在出口贸易中失去竞争力。 美国历来注重设备更新,1947 年至1950年用于现有企业设备更新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55%,60年代以后增加到70%以上。80年代以来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设备更新,使美国制造业的设备役龄普遍实现了年轻化(比日本更低龄),从而维特其经济的发展。 战后日本经济起点低,设备陈旧,为加速设备更新,日本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同时实施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使用20年以上的机床必须全部拆除,15~20年的要拆除一半,10年以上、精度差的机床要转给其他次要部门使用,达不到工业新标准的机床要全部拆除)使日本金属切削机床的役龄从50年代10年以上者占的60%变为平均役龄9.3年,从而使经济高速发展。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陈旧设备的更新改造,只有把现有企业都置于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经济的大发展。 表1-1 日不落帝国失去‘世界工厂’,美国的兴起与持续发展、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一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简介 技术改造指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把先进的技术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用先进的技术代替落后的技术,使工艺和设备等更加先进,以达到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物耗,全面提高社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2]。 技术改造概念 技术改造分类 广义上是用先进的技术成果改革生产力诸要素(如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条件、劳动组织和管理系统以及劳动者本身技能等方面) 狭义上是用先进技术成果对现有的机器设备和生产工艺等进行改革,包括设备更新和设备技术改造 一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简介 设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概念 设备更新是指用技术性更先进完善、经济效益更显著的新型设备来替换技术上落后或经济效益较差的陈旧设备。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4]。 设备技术改造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适合我国情况的技术成果,改变现有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以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或改善其安全环保特性,使之达到或局部达到先进水平所采取的重大技术措施[3] 。 表1-2 设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关系 设备技术改造 设备更新 区别 1、原有设备的改造,使其性能改善、可靠性提高; 2、成本较低; 3、但改革不彻底,仅仅是局部完善设备的结构、性能,有可能造成设备自身系统整体结构、性能不匹配; 1、高新技术设备替换旧设备; 2、投资较大,可能造成现役设备的浪费; 3、改革彻底,完全达到最新的先进技术装备性能水平; 联系 都是为了提高技术装备的技术性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功耗,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投资收益等。 一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简介 我国设备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我国有近40万家国企,其中部分的国企特别是大型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大部分是50~60年代建成的,虽然近十年来陆续通过技术革新和改造等方式对企业的装备水平进行了提升,但是在役运行的设备大多还是使用了20~30 年,设备技术性能陈旧、落后。 2、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投资方针更倾向于大搞新的基础建设项目,但实际上新的基础建设项目所占比例低,占总产值总耗能总耗材等方面较大比例的老国企对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不够重视,使这些企业长期处于高功耗、产品质量低、设备性能落后的状态,使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高耗能 和材料高消耗的国家之列[5]。 二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最佳使用年限)是指设备从使用到因经济上不合算而停止使用所经历的时间。经济上不合算是指设备维持使用所需的开支大于设备所带来的收益,经济寿命取决于设备本身的物理年限、技术进步、设备使用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可供设备评估使用的经济年限规定和标准[6] 。 从上图可知,AC段为最佳使用年限,当设备超过经济寿命年限时,再继续使用,经济上就不合算了,需要更新了[7]。 图2-1 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