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管理第三章生产组织与现代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第一节 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与类型;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3、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4、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5、生产过程的准时性
;一
按工艺特性分;
大量生产
按产品和服务的 成批生产
专业化程度划分 单件生产
生产类型的技术经济性:
1))大量大批生产
便于采用流水生产,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但缺少灵活性。;2))成批生产
产量低、品种多、需要工人掌握较多的技术和技能,效率较大量生产低。
3))单件和小批量生产
产量很低,多根据用户要求生产,虽然,具有灵活性,但效率低。成本高,多采用通用型设备。;第二节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二、组织的基本类型
1、产品原则布置
将加工某种产品或完成某种服务所需的设备和工人布置在一个区域内。产品原则布置旨在使大量产品或顾客顺利迅速地通过系统。
;优点:
物物流通顺,加工路线短,加强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从而缩短了加工周期。
工人技能要求不高,培训费用低。
工艺流程简单,减少了工作单元之间的联系,便于管理和协调。
缺点:
品种和产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差。
个别设备出问题或工人缺勤对生产系统影响极大。
人分工太细,工作重复单调。;2、工艺原则布置
将完成相同工艺或工作的设备和工人布置在一个区域内。
优点:
系统能满足多样的工艺要求。
个别设备出故障对系统影响不大。
工艺和设备管理起来较方便。
缺点:
物料运输路线长,效率低。
在制造系统中有加工间歇,因而在制品多,生产周期长。
协作关系复杂,协调任务重。;案例:上海拖拉机厂齿轮车间的布置
原车间为工艺原则布置:;现在改为产品原则布置:;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二、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移动方式
1、顺序移动
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才整批转移到下道工序继续加工。一批零件的加工周期为:;t1;2、平行移动方式
每个零件在前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转移到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形成前后交叉作业。一批零件的加工周期为:
;t1;3、平顺移动方式
当titi+1时,零件按平行移动方式转移;
当ti≥ti+1时,以I工序最后一个零件的完工
时间为基准,往前推移(n-1) × ti+1,作为零件
在(i+1)工序的开工时间。一批零件的加工周期为:
;t1;第四节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图的种类分为:;网络图的优点:
1、能明确反映项目中各项工作的进度安排,先后顺序和先后关系。
2、通过网络计划和网络分析,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便于进行重点管理。
3、通过网络计划的优化,求得资源的合理利用。;调试;二、应用网络计划方法的步骤
1、项目分解
可采用WBS方法,再一个项目分解前,必须确定分解的详细程度。
2、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先后顺序,绘制网络图。
3、估算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4、计算网络参数,确定关键线路。
5、优化。
6、监控。
7、调整。;三、网络图的绘制
1、箭线型网络图的构成;2、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
2)、两个相邻的结点间只允许
有一条箭线。若多于一条,
要加结点将其分开。
;3、箭线的首尾都必须有结点,结点编号不能重复使用。箭头结点编号必须大于箭尾结点编号。
4、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始点事项和一个终点事项。;2、网络图的绘制
;四、作业时间的确定
作业所需的时间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一项任务或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
确定型网络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 ,即:各种活动的时间仅确定一个时间值。用这种方法作出的网络图称为确定型网络图。
;五、事件(节点)时间参数计算
1、事件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 ET(j )]
一般假定起始节点最早开始时间为零,其余节点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按下式计算:
ET(j)={ET(i ) +t(i,,j )}
ET(j)=max{ET(i ) +t(i,j )}
;2、事件(节点)最迟必须结束的时间[LT(i)]
网络终止节点的最迟必须结束时间可以等于它的最早开始时间。其余节点最迟必须结束时间可按下式计算:
LT(i)={LT(j)-t(i,j)}
LT(i)=min{LT(j)-t(i,j)}
;例如:某工程项目明细表如下,求关键活动和线路。;1;六、作业(活动)时间叁数计算
1、活动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j)
ES(i,j)=ET(i)
2、活动最早可能完成的时间EF(i,j)
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