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烤烟生产半年工作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年烤烟生产半年工作总结
2009年烤烟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烟办、市烟司的关心支持下,以2008年烤烟收购为平台,县委、政府乘势利导,政府在抓烟上紧紧贯彻“好烟是种出来的,不是收出来的”的理念,打破了多年“重收购轻生产”的传统观念,明确10万担收购产量和7500万元产值目标,狠抓政策、管理、科技三大保障措施的落实,坚持做到“两个不减”,行政力度不减,优惠政策不减,确保烤烟生产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烟农从“要我种烟转变为我要种烟”。半年以来在育苗、预整地、农用机械应用、物资销售、移栽进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烤烟生产工作。
1.合同签订。以合同为导向,实现“严格控制,适度从紧”,全县共签订合同种植面积38500亩,涉及7个乡镇47个村377个村民小组3904户烟农,户均种植在9.86亩(在2008年的基础上提高4.34亩),其中30亩以上种植大户50户3096.5亩。
2.育苗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坚持“秧好一半收”,全面实现100%漂浮育苗,100%的包衣良种,在原有一个育苗大棚的基础上,又在龙街、龙安新建两个标准化育苗大棚,育苗大棚面积达13282.8平方米(可育苗913池),能满足5000余亩大田用苗。其余为简易可拆的钢架小拱棚。今年全县共育苗5523池(其中二段式育苗1050),121个点。确保了育苗规范,清洁卫生,达到100%的商品化供苗,杜绝了劣杂品种和烟农私自育苗现象,确保烟苗的健壮。
3.预整地实现新突破。3月24日,我县在龙街乡龙洞村召开2009年烤烟预整地现场观摩会后。全县迅速掀起预整地高潮,4月30日,全县预整地工作结束,确保了种烟地块的规划,为5月10日全面完成烤烟移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烟用物资销售。在此项工作中,一边加大2009年烟叶收购提价政策宣传,一边采取有力措施:一是鼓励烟农用现金购买;二是采取干部职工担保贷款购买;三是烟农贷款购买。其中复合肥基肥销售1831.478吨,占计划的95.08%;复合肥追肥销售548.6114吨,占计划94.99%;地膜销售145.005吨,占计划94.15%。亩施复合基肥达47.57公斤,复合追肥14.25公斤,地膜3.77公斤。
5.移栽节令实现新突破。自4月24日在海子召开烤烟移栽现场会以来,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烤烟移栽的组织,县烟草公司投入3000具移栽器,确保了全县烤烟移栽在5月10日前全面结束,比去年提前了15天,在移栽节令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6、烤烟田间中耕管理工作到位。六月以来,各种烟乡镇、县直相关部门都加大了对烤烟田间管理的力度,总体态势较好。一是移栽后及时查缺补塘,同时坚决铲除间套种,清洁田间卫生。二是在烤烟移栽后20天左右普遍进行了一次氮钾追肥,确保烟株正常生长。三是移栽后30-40天左右在低海拔烟区(1800米以下)进行了揭膜培土工作,为提高产量和质量打下基础。四是彻底清除烟株底脚废叶,搞好中耕锄草,使有限的养分不流失。五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烟司保障药物供给,技术员分片把守,搞好指导,确保万无一失。六是搞好封顶打杈培训,留足有效叶16-18个叶片。
(二)大户工作。今年认真创新生产组织生产模式,切实抓好大户工作,县成立了创新生产组织模式领导组,通过县、乡多次调研,坚持大户标准,在全县7个乡24村41个村民小组确定了50户种烟大户,种植烤烟3096.5亩,其中家庭农场10户334亩,股份农场30户1640亩,10户1120.5亩,在地块规划、预整地、烟用物资销售、壮苗比例和移栽工作上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5月4日前全面完成了移栽,烟株长势良好。
(三)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2008年烤房续建工作。市下达我县1910座续建烤房,任务已全部落实到人,为完成烤房续建任务,各乡镇始终把烤房建设纳入重点工作来盯防,分别采取了行政的和经济的有效措施建设烤房,对挂村干部、烟站职工和烤房安装队伍实行目标管理,洛泽河自凑资金对新建烤房户增加补贴1000元/座,对改建烤房户增加补贴500元/座,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实行奖惩,完成任务的每座奖200元,完不成任务的每座惩500元;龙街乡与烤房建设户签订建设施工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作保障;钟鸣乡自凑资金增加补贴500元/座。全县1910座续建烤房落实7个乡镇42村336个1910户,现已全面启动建设,截止6月24日,完成外围结构改造的是1910座、自动化设备安装动工1263座(完工553座)。
2.2009年龙安管网工程建设情况。管道全长83.32公里,工程总投资372.89万元,其中:国家局、烟草行业各投资129.81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13.27万元,受益范围1乡3村25社453户4600亩基本烟田,于4月28日开始动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