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会考复习(专题124).doc

发布:2018-08-26约1.77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 专题 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中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 恒星 、 星云 、 行星 、 卫星 、 彗星 、 流星体 ;其中,最 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 、 星云 。(能够识别宇宙中各主要天体的类型) 2、星云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 大 、体积 大 和密度 小 的特点。 3、闯入地球大气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燃烧,产生的光划过天空,这种现象叫做 流星 现象。 降落到地面的未燃烧尽的流星体叫做 陨星 。(用语言描述流星与陨星的区别) 4、 太阳 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八颗行星 、 矮行星 和 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 等围绕太阳运动, 由此构成太阳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5、主要天体系统 总星系 河外星系 6、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共面性 、 同向性 、 近圆性 。(读 P6“太阳系示意图”观察) 7、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及主要的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 (内→外)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太阳活动 黑子 主要 耀斑 标志 日珥 太阳风 平均 周期 11 年  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扰乱地球上空 电离层 ,影响地面 短波通讯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 磁暴 现象 两极地区产生 极光 现象 使地球的 天气或气候异常 8、按行星的物理性质和距离太阳的远近进行分类(按照距日远近),可以分为 类地行星 (包括 水 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巨行星 (包括: 木星 、 土星 )和 远日行星 (包括 天王星 、 海王星)。(比较各类行星的体积、质量、密度差异) 9、八大行星中,没有卫星的是 水星 和 金星 ;一天比一年还长的是(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长)金 星 ;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 木星 ;卫星最多的是 土星 ;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水星 。 10、冥王星质量和体积偏小 ,不能 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的其他物体 ,因此被降级为 矮行星 。 11、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思考:哪三个方面的“适中”,对地球环境分别有什么影响?)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平均气温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有适合的大气层;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使地球上昼夜和四季更替节奏适中 。 专题 2 地球的伙伴——月球 1、因为月球引力 小 ,所以月球表面 基本没有大气和水、无声、全天漆黑,昼夜温差大 。 2、 环形山 密布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这可能是 陨星撞击 或 火山爆发 形成的。 1 3、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这是因为月球的 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致,自转和公 转方向也一致 。(提示:用“月”字旋转理解) 4、 恒星月 是月球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所需的时间,其公转周期为 27.32 日。月相由缺 到圆,再由圆到缺,这样循环一个周期,叫做一个 朔望月 ,平均时间 29.53 日。 5、在下列方框内填入月相的名称及其对应的农历日期(思考:各月相月出月落的时间..........) 上弦月(初七、初八) 中午升起,子夜落下;月面朝西 满月(十五、十六) 傍晚升起,早晨落下  下弦月(廿三、廿四)  新月(初一) 早晨升起,傍晚落下 6、每次日食必然发生在 新月子夜升起,中午落下;月面朝东 ,每次月食必然发生在 满月 。(思考其成因,为什么不是每次新月或 满月都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7、连续两次涨潮(或两次落潮)的时间间隔为 12 小时 25 分 。 8、当日、地、月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即 新月 和 满月 时,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 形成 大 潮;当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即 上弦月 和 下弦月 时,太阳的引潮力会削弱月球的 引潮力,形成 小 潮。 9、人类可以利用潮汐的规律进行 捕鱼和晒盐 ,利用潮起潮落发展 滩涂水产养殖 ,还可以利用潮 汐 发电 。 专题 3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1、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有 空间资源 、 太阳能资源 、 矿产资源 、 环境资源 。(通读教材) 专题 4 地球运动 1、地球不停地绕地轴 自西向东 旋转的运动叫地球自转,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作 逆时针 方向旋 转(北逆南顺)。 2、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恒星日,一日的时间长度为 23 小时 56 分 4 秒。我们通常使用的地球自转 周期是太阳日,一日时间长度为 24 小时。(思考:为什么恒星日比太阳日少 3 分 56 秒) 2 3、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称为地球自转的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的角速度为 零 外,其他任何地 点的角速度都是 15°/小时 。 4、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称为地球自转的 线速度 ,赤道处线速度 最大 ,南北两极为 零 。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为 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 。 6、经度每隔 15°\u65292X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