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专题教案:构建和谐世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专题教案
构建和谐世界
一、热点背景
2008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俄国与格鲁吉亚战争,泰国政局动荡,印度孟买发生连环恐怖性袭击事件,希腊发生严重的骚乱,索马里海盗猖獗,巴以冲突加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应对目标也从之前主要针对金融市场转向拯救实体经济,全球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相继出台。全球加强了合作,寻求对话和合作的会议相继召开·····。
2008年12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题为《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新年贺词。胡锦涛指出,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加强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方面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所以中国要积极地发展双边的、多边的经济贸易关系。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美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等体现了这一道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造成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加强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积极推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合作;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二)政治生活方面
1.国际关系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
2.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理念符合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是一致的,充分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本质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已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
3.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在和谐世界中,各国内部的事情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参与权与决策权;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建立在牺牲他国利益基础之上。
4.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它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支持联合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主导作用,倡导对话与合作,反对动辄施压动武。
5.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体现了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举办亚欧会议,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积极推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APEC建设,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三)生活与哲学方面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和推进作用。和谐世界理念是基于对当今国际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而提出的,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必将推动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必将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2.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同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体现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坚持国家和谐与世界和谐相结合,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这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新主张根植于中国5000年的文化基础,是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创新。
4.坚持矛盾分析法。国际安全形势稳定,但局部地区动荡不安;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分歧和竞争明显加剧;不同文明交流加深,但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这些情况体现了对立统一观点,也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妨碍国际关系民主化,恐怖主义和极端思维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贫富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