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2011-2012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选修]试题.doc

发布:2017-03-26约4.4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选修)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2. 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和体积V关系的是(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氧核发现了质子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C.β射线是电磁波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有关 4. 研究光电效应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ak图象中,正确的是( ) 5.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 6. 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当氖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氖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能量。这几种反应的总效果可以表示为 。由平衡条件可知( ) A. k=1, d=4 B. k=2, d=2 C. k=1, d=6 D. k=2, d=3 7. 如图(a)所示,金属框架的A、B间系一个棉线圈,先使金属框架布满肥皂膜,然后将P和Q两部分 肥皂膜刺破后,线的形状将如图(b)中的( ) 8.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体,若温度相等,则内能也相等 B.物体速度增大,则分子动能增大,内能也增大 C.对物体做功或向物体传热,都可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冰熔解成水,温度不变,则内能也不变 9.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这是由于( ) A.大头针填充了水内分子间的空隙 B.水分子进入了大头针内的空隙 C.水面凸起,说明了玻璃这时不能被水浸润 D.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 10. 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与竖直墙壁垂直相碰后以原速率反向弹回,以小球碰前的速度为正方向,关于小球的动能变化和动量变化,下面的答案正确的是( ) A. 0 , 0 B. mv2 , 0 C. 0 , -2mv D.0 , 2mv 11. 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 ++ ++X+方程式中1、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X是, B. X是, C. X是, D. X是, 12.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有( )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汤姆孙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了中子 D.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13.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a粒子散射 B.光电效应 C.天然放射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14.同位素是指( ) A.质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 B.核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C.核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D.中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 1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 A.辐射光子,获得能量 B.吸收光子,获得能量 C.吸收光了,放出能量 D.辐射光子,放出能量 16.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比较氢原子所处的量子数n=1及n=2的两个状态,若用E表示氢原子的能量,r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则( ) A.E2E1 r2r1 B.E2E1 r2r1 C.E2E1 r2r1 D.E2E1,r2r1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17.关于阴极射线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