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兴化市2013-2014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

发布:2017-03-27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必修)试卷 (考试用时:75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卷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2.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一生狂放荡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3.“儒者之学全无头脑”,“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殉名”。推测说这番话最有可能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4.孔子曾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儒家全面实现“在位、谋政”的理想始于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6.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高度繁荣,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有 A.发明造纸术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发明火药 D.发明司南 7.“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欧洲启蒙运动中,与此相对立的关于国家权力起源的主张是 A.君权神授 B.君主立宪 C.三权分立 D.社会契约 8. “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卢梭 B.康德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 9.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10.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思考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B.提倡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反对君主专制 11.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经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描述:“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描述风格一致的书法作品是 12.“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篆书 B.楷书 C.甲骨文 D.隶书 13.右图为清朝兴化籍画家郑燮所画的《墨竹图》,它是中国文人画中的精品。此画 ①属于写意画 ②讲究色彩绚丽,丰富多彩 ③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 ④集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为一体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下图为清朝画师沈蓉圃绘制的《同光十三绝》,作品中十三位著名京剧演员的剧装画像,成为研究我国京剧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关于这幅画像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由昆曲、徽剧等地方戏曲逐步演变形成 B.四大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的正式形成 C.独具特色的京剧唱腔流派走向成熟 D.京剧的角色行当已有了明确划分 15.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