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教案 第九章 沥青材料(宣威第一职业技术学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沥青材料
本章提要:本章主要讲述石油沥青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同时对石油沥青的改性方法和常用的沥青基制品也做了介绍。通过学习,必须了解石油沥青的组成、结构与技术性质的关系,学会正确选用石油沥青,同时要了解石油沥青的常规实验方法,还应了解沥青胶、沥青防水卷材、沥青防水涂料和沥青嵌缝膏的应用。
优点:良好的粘性、塑性、耐腐蚀性和增水性。在建筑工程中主要用做防潮、防水、防腐蚀材料,用于屋面、地下防水工程以及其它防水工程和防腐工程,沥青还大量用于道路工程。
沥青是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氧、氮、硫等)衍生物组成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呈现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状态。
沥青按产源不同分类如下:
第一节 石油沥青
一、石油沥青的组分与结构:
石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氧、硫、氮)的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
1、石油沥青的组分:
一般将石油沥青划分为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三个主要组分。
不同组分对石油沥青性能的影响不同。
油分:赋予沥青流动性;
树脂:使沥青具有良好的塑性和粘结性;
地沥青质:决定沥青的耐热性、粘性和脆性,其含量愈多,软化点愈大,愈硬脆。
2、石油沥青的结构:
在沥青中,油分与树脂互溶,树脂浸润地沥青质。
石油沥青的结构:是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构成胶团,无数胶团分散在油分中而形成胶体结构。
(1)溶胶型结构:当沥青中地沥青质分子量较小,并且含量很少,同时树脂含量较高,构成胶团。这样使胶团能够完全胶溶而分散在油分的介质中。在此情况下,胶团相距较远,它们之间吸引力很小(甚至没有吸引力),胶团可以在分散介质粘度许可范围之内自由运动,这种胶体结构的沥青,称为溶胶型沥青。
这类沥青的特点是,当对其施加荷载时,几乎没有弹性效应,所以这类沥青也称为“牛顿流沥青”。通常,大部分直馏沥青都属于溶胶型沥青。这类沥青在性能上,具有较好的自愈性和低温时变形能力,但温度感应性较大。 (2)溶—凝胶型结构 :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适当,较高含量的树脂。这样形成的胶团数量增多,胶体中胶团的浓度增加,胶团距离相对靠近,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是一种介乎溶胶与凝胶之间的结构,称为溶—凝胶结构。
这类沥青的特点是,在变形的最初阶段,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弹性效应,但变形增加至一定数值后,则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粘性流动,是一种具有粘—弹特性的伪塑性体。
这类沥青,有时还有触变性。修筑现代高等级沥青路面用的沥青,都应属于这类胶体结构类型。这类沥青的性能,在高温时具有较小的感温性,低温时又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
(3)凝胶型结构: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很高,并有相当数量树脂来形成胶团。这样,沥青中胶团浓度很大程度的增加,它们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增加,使胶团靠得很近,形成空间网络结构。此时,液态油分在胶团的网络中成为“分散相”,连续的胶团成为“分散介质”。这种胶体结构的沥青,称为凝胶型沥青。
这类沥青的特点,是当施加荷载很小时,或在荷载时间很短时,具有明显的弹性变形。有时还具有明显的触变性。这类沥青在性能上,虽具有较小的温度感应性,但低温变形能力较差。
二、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粘滞性(粘性):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也可以说,它反映了沥青软硬、稀稠的程度。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依据。
工程上,液体石油沥青的粘滞性用粘滞度指标表示,半固体或固体的石油沥青则用针入度指标表示。
粘滞度是在规定的温度t,规定直径d的孔径流出50cm3沥青所需时间秒数T。常用符号“”表示。
粘滞度测定示意图见下图。
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25℃条件下,以规定质量100g标准试针,在规定时间5s内贯入试样中的深度(1/10mm为1度)表示。
针入度测定示意图见上图。
2、塑性:
塑性:是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不变的性质。
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度指标表示。延度指标测定的示意图见上图。
延度值愈大,表示沥青塑性愈好。
3、温度敏感性:
温度敏感性:是指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
温度敏感性用软化点指标衡量。软化点是指沥青由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性膏体的温度,可采用环球法测定见上图。
4、大气稳定性:
大气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
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以沥青试样在加热蒸发前后的“蒸发损失百分率”和“蒸发后针入度比”来评定。
以上四种性质是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质,是鉴定建筑工程中常用石油沥青品质的依据。此外,为全面评定石油沥青质量和保证安全,还需了解石油沥青的溶解度、闪点等性质。
溶解度:指石油沥青在三氯乙烯、四氯化碳或笨中溶解的百分率。用以限制有害的不容物含量。
闪点:也称闪火点,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