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思想品德课微视频的开发与有效利用的研究》●开题报告.ppt

发布:2016-12-12约1.64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发与有效利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思想品德课微视频的 后六初中 黄建平 目录 选题背景及意义 研究内容加方法 研究步骤及过程 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课题的核心概念 ——“微视频” 微视频≠课堂实录≠微课 本课题中微视频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视频。表现形式为一个个教学片断,目的是用作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与微课相比,强调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前、课堂、课后)的灵活应用。 微课是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在“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中,由于其具有“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复习检测方便快捷”等特点,因此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这一模式风靡欧美,并且在国内也逐渐兴起。 课堂实录,全盘复制课堂,干扰信息太多。 理清概念 A 当今时代,”微视频”教学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 B “微课”概念最早提出者胡铁生,通过对微课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 C 国内微课领航人李玉平关注的是课程的视频呈现,认为微课程视频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这种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发思考,让学习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选题背景和现状 90% A 改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充分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实现教学质量新突破。 95% B 首先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促进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发展。 93% C 推动信息技术与初中思品课的教学的融合 研究目的及意义 90% D 初步建成一个思想品德微视频网站,网站具备一定规模的微视频资源库,同时积累一定数量的微视频教学理论、实践经验心得以及微视频制作的教程、技巧等资料。 研究内容加方法 研究内容 教师在运用微视频教学过程中,微视频的录制、实施策略以及学习效果的反馈(包括课前、课堂以及课后的反馈)的研究。 研究学生在进行微视频学习时(包括课前、课堂以及课后),如何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学习各部分学习内容。 农村初中思品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 初中思品微视频网站资源的开发、设计、发布,管理和维护。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实践研究法 调查问卷法 研究步骤及过程 课题结题阶段,建成课堂教学微视频资源库,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典型案例光盘,完成结题报告,提交总课题组验收鉴定等。 研究步骤及过程 文献收集整理和前期调研阶段。组织完善课题方案和课题申报,选定实验班,开展课题组成员培训等。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整理、支持、验证阶段,迎接中期评估 。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微视频制作培训 ,微视频开发、应用阶段。问卷调查,案例观摩,利用学校网站建设网络技术支持平台等等。 2015.10 ~ 2015.12 2015.12 ~ 2016.7 2016.7 ~ 2017.10 2017.10 ~ 2017.11 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建成专门的初中思品微视频网站。 具有一定规模的微视频资源库 论文、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报告集。 各级各类活动过程资料齐全。 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思想品德微视频网站(1) 微课视频光盘集(若干) 相关论文(若干) 相关活动资料照片(若干) 课题研究报告(若干) 预期达到的目标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成果 1 2 3 4 5 THANK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