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高中物理《课时讲练通》2.3欧姆定律(人教版选修3—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 欧姆定律;1.通过探究导体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实验过程,体会利用U-I图像来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的方法。
2.进一步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电阻的定义和欧姆定律。
3.通过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掌握利用分压电路改变电压的基本技能,知道伏安特性曲线、线性元件、非线性元件,学会一般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绘方法。;重点: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2.对导体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
难点:1.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理解欧姆定律。
2.对分压电路的理解及在具体电路中的应用。;一、欧姆定律
1.电阻
(1)物理意义: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_____作用。
(2)表达式:_____。
(3)单位:欧姆,简称___,符号是___。
(4)换算关系:1 kΩ=______ Ω,1 MΩ=______ Ω。;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_____,跟导体的电
阻R成_____。
(2)公式:_____。
(3)适用条件:欧姆定律对金属导体和___________导电适用,但
对_________和___________并不适用。;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伏安特性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______,用横坐标表示______,画出的导体的I-U
图像。
2.斜率的物理意义
I-U图像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为导体电阻的_____,斜率越
大,导体电阻_____。
3.图线形状
直线:线性元件,例如,_________、电解液等。
曲线:非线性元件,例如,气体导体、_______等。;三、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实验器材
小灯泡、_______、电流表、___________、学生电源(或电池组)、
开关、导线、坐标纸、铅笔等。
2.实验电路如图所示;3.实验操作
(1)按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开关闭合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
至最___端。
(2)闭合开关,右移滑片到不同位置,并分别记下_______、_____
___的示数。
(3)依据实验数据作出小灯泡的____图像。;【判一判】
(1)由 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
(2)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 )
(3)欧姆定律适用于一切导体。( )
(4)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的电学元件是非线性元件。( );提示:(1)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1)对;
(2)一段导体确定时,R确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2)对;
(3)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不适用于气体导电,故(3)错;
(4)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的电学元件是线性元件,而不是非线性元件,(4)错。; 欧姆定律
1.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作出导体的U-I图像,写出其函数关系式并说明电压与电流有什么关系。;提示:根据图线可得:U=kI,U与I成正比。;2.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
与导体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实验中通
过描点、连线得到的两条图线,根据图
线可知,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具有什么特
点?对不同的导体,这个比值是否相同?这个比值描述的是什么物理量?;提示:对同一导体,U-I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电压和电流的比
值为一常数,可以写成 对不同导体,这个比值不同,说明
这个比值与导体自身有关,反映导体的属性,物理上叫电阻,用
R表示,即;【规律方法】 和U=IR三式的区别
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常用于计算一段电路加上
一定电压时产生的电流,适用条件是金属或电解液导电(纯电
阻电路)。
是电阻的定义式,比值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
用,常利用 的值表示电路的等效电阻。但对给定的导体,
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流经导体的电
流成反比。即使导体的电阻发生变化,公式 仍然适用。
(3)U=IR是电势降落的计算式,用来表示电流经过一电阻时的
电势降落,适用条件与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相同。;【探究归纳】
1.欧姆定律
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导体的U-I图像
不同导体的U-I图像,直线的斜率不同,该斜率只与导体本身有关。;【典例1】(2012·郑州高二检测)若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
原来的 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
原来的2倍,求导体中的电流。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1)导体的电阻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2)利用欧姆定律求解。;【解析】方法一:据题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