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有利于增进个人幸福、推动社会发展的青年价值观.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树立有利于增进个人幸福、推动社会发展的
青年价值观
广西师范大学 甘 迎 刘 辉
【摘 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尤其是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的确
立和巩固,促使社会利益和社会阶层日益分化。这不仅使利益博弈更加复杂,也为各种价值观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青年 价值观 教育
青年人作为思维最活跃而价值观尚未定型的群体,更容 国的了解,从而产生更深沉的热爱。当我们站在全人类的高
易为多元价值观所影响:他们或奉拜金主义为金科玉律,把 度来思考问题时,我们的眼界就会变得无比开阔,责任感、
金钱当作全部的财富和成功的唯一标志;或受享乐主义的毒 使命感也会变得无比强烈。当今世界,仍有众多的人长年忍
害,把物欲的满足和感官的刺激当作人生的根本 目的,没有 受着贫困、饥饿 、病痛和超负荷劳动的痛苦,战争和动乱的
理想,没有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或接受虚无主义,否 阴影仍然挥之不去,恐怖主义的暴行震惊全球,环境污染和
定一切高尚、美好、伟大的事物,言行举止无不透露出低俗、 生态危机让人深怀畏惧……旧的苦难还没有完全摆脱,新的
平庸,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或耽于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 灾难又接踵而至。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已经联结成一个休
心,丧失公德,损人利己,对公共福利和旁人冷暖漠不共 。 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一个人尊重他人,善待、帮助他人,
但树立有利于增进个人幸福、推动社会发展和增加全人类共 也就是在尊重 自己、善待 自己、帮助 自己,一个民族也是这
同利益的崇高价值观非常重要。 样 。
首先是对个人而言,人是价值观的主体 ,价值观当然要 树立有利于增进个人幸福、推动社会发展和增加全人类
对主体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就是要能够界定和增进人的 共同利益的崇高价值观,教育者当然要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幸福。物质层面主要要解决义利观的问题。儒家宣扬的是 “正 但更重要的是广大青年的自主构建。
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料,培养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
利”,讳言私利。在 “突出政治”的年代,言私利则是资产 是华夏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许多经典流传甚广,经久不衰,
阶级腐朽没落思想的体现,不仅错误,而且有罪。可以说, 这足以证明其恒久的生命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提升人
不言私利的观念是违背常识的,人们都希望过上好的生活, 的精神境界是极其有用的,往往寥寥数行胜过千言万语,使
好了还想更好,这种生活理想正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 人茅塞顿开。比如 “以天下为己任… 民‘胞物与”教人关心
巨大动力。况且在整体供应不足、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大部 国运和民生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教人保持昂扬向上 、
分人的精神境界不可能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条件直接达到共产 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
主义社会才会有的状态,即使用强制手段推行,也只不过盛 能屈”教人保持高尚而完整的独立人格。
行一时,不会长久,而且会留下难以消除的、负面的历史影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树立崇高理想,学会科学的思考
响。至于精神层面的意义则依赖于人的主观认知和感受,最 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宏大的科学体系,其阐述的普
主要的又是幸福的概念和幸福感。物质是幸福的手段,精神 遍真理是颠扑不破的,其包含的人文关怀是可以令人热血沸
则是幸福的源泉,它可以表现为健康、真挚、丰富、热烈、 腾的。作为中国青年,还要特别重视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
饱满的个人情感,也可以表现为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仁 义,因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也具
爱、友善、自尊、慎独的道德情操 ,清新、高雅、圆融的审 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骨,没有学习经典理论那样困难,从理
美趣味,以及深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