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应急预案.doc

发布:2017-06-05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分组组员: 后勤组:教学组: 门卫组: 二、应急措施: 1.手足口病的症状:由病毒引起 ,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 2. 检查措施: (1)加强晨检工作。晨检时,当班教师观察幼儿情绪,气色是否异常,摸一摸幼儿是否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现发热、疱疹等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报告副组长,并与家长及时联系。 (2)加强午检工作。午休时,当班教师加强巡视,检查幼儿身体是否有异常,发现可疑现象马上报告副组长,并与家长及时联系。 (3)加强课间检查工作。在一日活动中当班教师不间断巡视,检查幼儿身体是否有异常,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副组长,并与家长及时联系。 (4)认真执行请假制度。对于请假的幼儿,要记录缺课情况和原因,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教室、休息室所用桌椅、床铺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消毒措施: 认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有检查有落实,做到责任到人。 (1)每天对幼儿毛巾、水杯、玩具消毒。 (2)每天对进行紫外线消毒。 (3)每天每餐对厨房的食具进行蒸气消毒。 (4)每天对厕所墙壁、门框、扶手等幼儿手触摸到的地方用消毒液消毒。 (5)教室、活动室、休息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幼儿被辱、枕巾等物品经常置于日光下暴晒。 (7)饭前便后用肥皂给幼儿洗手。 4.发现疑似病例: 发现疑似病例,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 5.实行日汇报制度: 各班级教师每日下午:00向副组长汇报每日的疑似病例人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