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南大学细胞生物学试卷答案.doc

发布:2018-04-15约6.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细胞生物学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流动镶嵌模型:这一模型是Singer和Nicolson在1972年提出的。指细胞膜不是静态的,而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都能自由运动,具体说称为流动脂质-球蛋白镶嵌模型。这是个动态模型,认为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着球蛋白分子按二维排列的液状体组成的。由于膜的双分子层大部分为轻油般稠度的液状体,具流动性质,故能相当迅速地在膜平面进行侧向移动而不是上下运动,这样可保持膜的不对称构象的稳定性。脂质双分子层中,内外两层的脂质分子是非对称性的。 2、间隙连接:是两个细胞的质膜之间有20nm—40nm的间隙的一种连接方式。在间隙与两层质腹中含有许多颗粒,这些颗粒的直径大约有80nm左右,他们互相以90nm的距离规则排列。间隙连接的区域比连接大得多,以断面看长得多。间隙连接为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化学信息的传递提供了直接通道。间隙连接主要分布于上皮、平滑肌及心肌等细胞间。 3、内膜系统:细胞的内膜系统那些在功能上为连续统一体的细胞内膜,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其中包括细胞组分中的核被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小泡与液泡,以及其它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和微体、溶酶体等。这个内膜系统为真核细胞所特有。 4、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体系。主要包括胞质骨架和核骨架。胞质骨架的主要组分为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核骨架含有核骨架纤维。细胞骨架对于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运动、物质运输、细胞增殖及分化等具有重要作用。 5、基因:DNA分子上具有特定功能的(或具有一定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 6、核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真核细胞的间期核中可见到1个或多个球状小体称为核仁。核仁是核糖体RNA(tRNA)合成及核糖体亚单位前体组装的场所,与核糖体的生物放生密切相关。核糖体RNA是在核仁合成的。 7、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时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一段时期。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其中特别是DNA的容量增加了一倍。细胞经过增长后平均分裂为与母细胞相同的2个子细胞。细胞周期又可根据其中DNA的变化分成四个连续进行的过程,它们分别是G1期,S期,G2期,M期。 8、DNA重组技术:DNA重组就是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连接起来,构造新的基因型的过程。通常采用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相连接的方法。 9、半自主遗传:线粒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和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即为线粒体的半自主遗传性。 10、信号肽:由信号密码所编码,信号密码子位于成熟mRNA5’端起始密码之后。因此信号肽是蛋白质合成中最先被翻译的氨基酸序列,由8-30个疏水氨基酸组成。信号肽可被细胞质溶胶中存在的信号所识别。 二、问答题 一.答:1、真核细胞:细胞表面的一层单位膜,特称为质膜。真核细胞除了具有质膜、核膜外,发达的细胞内膜形成了许多功能区隔。由膜围成的各种细胞器,如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连续的体系,称为内膜系统。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分隔成不同的区域,即所谓的区隔化。区隔化是细胞的高等性状,它不仅使细胞内表面积增加了数十倍,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且细胞代谢能力也比原核细胞大为提高。细胞核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核表面是由双层膜构成的核被膜,核内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间期染色体结构疏松,称为染色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凝缩变短,称为染色体。其实染色质与染色体只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周期的表现。染色体的数目因物种而异。核内1至数个小球形结构,称为核仁。真核细胞的主要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细胞骨架;中心粒;微体。一般说来,真核细胞的体积大于原核细胞。 2.原核细胞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在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的低电子密度区,称为拟核。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通常没有结合蛋白,环的直径约为2.5nm,周长约几十纳米。大多数原核生物没有恒定的内膜系统,核糖体为70S型,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均为单细胞生物。原核生物有的具有荚膜、鞭毛、菌毛等结构。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区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1~10μm 10~100μm 细胞核 无核膜 有双层的核膜 染色体 形状 环状DNA分子 线性DNA分子 数目 一个基因连锁群 2个以上基因连锁群 组成 DNA裸露或结合少量蛋白质 DNA同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结合 DNA序列 无或很少有重复序列 有重复序列 基因表达 RNA和蛋白质在同一区间合成 RNA在核中合成和加工;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 细胞分裂 二分或出芽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少数出芽生殖。 内膜 无独立的内膜 有,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