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计算教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桥涵水文分析与计算
一、概述
桥涵水文分析与计算,包括河流水文资料的调查搜集整理与计算,推求出我们桥涵所需要的设计水位和流量,拟定出桥长孔径、桥高和基础埋设深度。由于桥位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其它复杂因素,包括天然的和人为因素如潮汐、泥石流、修水库、开挖渠道等。我们调查搜集洪水流量的计算方法各有不同。
水文计算从大的方面来分:有水文(雨量)观测资料和无水文观测资料的水文计算。
从各河段特殊情况的不同又可分为,有水库的水文计算,倒灌河流的水文计算,平原或者山丘区的水文计算,还有潮汐河段、岩溶河段、泥石流河段等。不同情况的河流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调查,搜集有关资料调查搜集资料很辛苦,跑路多收效有时还很小,但工作必需要做,要有耐心。
需要调查搜集的资料综合起来有:水系图,县志和水利志、地形图、形态断面、水文站(气象站)资料水库资料,倒灌资料、河道演度、河床淤积、雨力资料、洪水调查及比降的测量,原有桥涵的调查等,通过调查为下步洪水设计流量提供有关参数。
另外还要进行地质地貌调查,有些设计流量的计算参数也和土的颗粒组成、土壤的分类、密实度吸水率熔洞泥石流等有关,有的与设计流量无关,但与桥的安全性有关如土体稳定性、山体滑坡、湿陷性黄土软土地基等,一般野外采用看挖钻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下土壤分类的一般常识,分为三类:
1.粘性土:塑性指数 1
亚砂土或轻亚粘土1≤7;
亚粘土 7≤17;
粘土 ≥17;
塑性指数 =(液限)-(塑限);
而粘性土壤的状态用液性指数(即稠度系数)分为四级, =;
—天然含水量;
0为坚硬半坚硬 标贯3.5;
0≤0.5为硬塑 标贯-3.5;
0.5≤1为软塑 标贯-7;
≥1 为极软 标贯2;
淤泥是极软状态的粘性土,其含水量接近或大于液限,对于孔隙比大于1的轻亚粘土或亚粘土和孔隙比大于1.5的粘土均称淤泥。
2.砂性土:塑性指数≤1
砾砂:粒径20mm的颗粒干燥时重量占全部重量25~50%;
粗砂:粒径0.5mm的颗粒干燥时重量占全部重量超过50%;
中砂:粒径0.25mm的颗粒干燥时重量占全部重量超过50%;
细砂:粒径0.1mm的颗粒干燥时重量占全部重量超过75%;
粉土:粒径0.1mm的颗粒干燥时重量占全部重量少于75%;
3.碎石卵石类土:
碎石、卵石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干燥时的重量占全部重量超过50%;
角砾、园砾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干燥时的重量占全部重量超过50%;
二 洪水流量的计算
(一)1.小流域山丘区设计洪水流量的计算:首先要找水文分区图
1.1推理公式:
p=0.278(-μ)F (m3 /s);
Sp—设计频率暴雨雨力 (mm/小时);
τ—汇流时间 (小时);
n—暴雨递减指数
μ—损失系数(或损失率) (mm/小时);
Sp由汇水面积中心和设计频率查附图1频率等值线;
n由桥涵所在地及汇流时间查图2;
μ=KSp
K、—地区特征参数,由桥涵所在地查附图3找出水文分区,然后查表1;
F—汇水面积平方公里,由地形图勾绘;
表1
推理公式 水文区
系或指数 Ⅰ Ⅱ Ⅲ Ⅳ μ=KSp K 0.0025 0.057 1.00 0.8 1.75 1.0 0.71 0.51 τ=m(a
L—主河沟长 由地形图量取;
J—主河沟比降 由地形图量取,加权平均计算‰;
J=
m、α—为地区特征参数,桥涵所在地查附图3水文分区,再查表2。
表2
τ=m()a 水文区
系或指数 Ⅰ Ⅱ Ⅲ Ⅳ m 0.73 0.038 0.63 0.80 0.32 0.75 0.15 0.20 1.2经验公式:
p=CS
C、、n—地区特征参数由水文分区查表4
表4
经验公式 水文区
系或指数 Ⅰ Ⅱ Ⅲ Ⅳ p=CS C 0.18 0.45 0.36 0.48 1.0 1.09 1.07 0.95 n 0.86 0.65 0.67 0.80 1.3简化公式:
p=(Sp-μ)mFn
、m、n—地区特征参数查表3
表3
简化公式 水文区
系或指数 Ⅰ Ⅱ Ⅲ Ⅳ p=(Sp-μ)mFn
0.22 0.66 0.76 0.28 m 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