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pdf

发布:2025-02-09约9.06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名称:医学心理学

代码:100120701

属性:理论课

性质:必修课

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总38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实验6学时

适合专业:全校医学相关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学期:第一、三、四学期

医学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

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的一门科学。自2008年开始,根

据海南医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临床医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参考临床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心理学大纲要求,学校设置了该通识必修课程。

本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形成生理与心理相统一的整体认识观,站

在更全面的角度理解健康与疾病,并形成能从生理与心理社会因素认识疾病与解

释疾病、治疗疾病,以满足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自身发展的需求的核心能力,同

时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及医患沟通能力。

本课程所涉及课程有生理学、神经解剖学、普通心理学、心理评估、变态心

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学、医患沟通学、临床疾病概要等。故需前期学习了相关

的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及技能课程,才能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二、主要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等。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演示、视频等多种

方法,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

——

课堂讲授

①对“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讲深、讲透,学生应深入领会其基本知识或基

本理论,以便运用于临床实践。

②对“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学生应在全面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

抓住重点。

③对“了解”的内容,教师可做概括性讲解,使学生有一般的认识。

(2)实验

固定专人带教,要有实验实施方案。教师要结合具体病例讲解示教。采取提

问、讨论和学生亲自操作、练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诊断思维能力。更

多地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

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信息管理、沟通交流能力。

操作实验教学法:以学生需要掌握的评估量表为标准,学生实际操作,先自

测、后评分及分析,结果解释等,教师以导向为主、学生实际操作的教学法。

视频教学法:以案例视频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为,由教师提出典

型病例并进行解剖分析,而后组织学生围绕病例和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引导学生

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成绩评定方法: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方式结合。

(一)过程性考核(40%):考勤成绩5%+阶段考核30%。过程性考核低于60分

者,不得参加终结性考核。

(二)终结性考核(60%):采用闭卷考试。终结性考核的卷面成绩如低于40

分,课程总成绩计不及格。

(三)成绩构成:过程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课程思政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

3号)文件精神描述。

(1)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医学奉献精神。(支撑临床医学专业等本科教育

计划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第2条)

—4—

(2)培养学生浓厚的医学兴趣和上进心。(支撑临床医学专业等本科教育计

划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第3条)

(3)培养学生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

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支撑临床医

学专业等本科教育计划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第3条)

(4)拟采用的课程思政案例:

《医学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讨论医学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让同学们了解

到心理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及取得的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