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摘要:道家思想首先在我国开始系统地从哲学层面对宇宙万物起源以及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中,道家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地理观,这对我国地理思想史的发展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道家思想中的宇宙观、自然环境观、天人合一思想以及道家思想中的人的地理选择等几方面对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进行探讨,并简单讨论道家思想中的地理观念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意义。关键词:道家思想,地理观,宇宙生成,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儒家思想在社会道德层面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准则,那么道家思想则在思想和处世态度上对我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于儒家对社会里人与人的伦理规范的重视,道家更主要的是从哲学层面上去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宇宙,甚至是世间的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从这种相互关系中对我们人类做出定位,指导我们如何处理和自然万物的关系,如何去享受我们的生命过程。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头,道家首先开始系统地研究宇宙万物的起源,世间万物的相互关系等重大的哲学问题。而这些探索大多又是古人通过自身对自然的观察体验,加上深刻而缜密的思考而进行的。在这些探索中,很自然地形成了古人对一些地理现象的思索和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地理观念,而这种观念又对后世的中国人的地理思想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这些思想观念对我们现代地理学思想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对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古人有关自然地理的思想观念,而且对我们今天的地理学研究也有着很大的帮助。1. 道家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论1.1.远古的开辟神话时代对世界来源的追问是古时候人们认识和探索自己所生存的环境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比如,屈原的《天问》就显示着古时候的人对这个世界来源的好奇与求索。然而,限于当时人的知识以及智力水平,他们仅仅能从这神奇的世间万物背后透出的一种神奇的不可捉摸的力量中去揣摩这个世界。出于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恐惧,当时的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有一个超能力的神主宰着天地万物的运行。所以,早期的人对宇宙起源的理解大多为神及英雄的创世。这一点在西方文化里体现的尤为明显,《圣经》的第一篇《创世纪》就详细记载了上帝用了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的故事。在中国虽然没有流传如此之广的创世传说,但早期的中国曾有过不止一种的创世说。各种的图腾崇拜以及祭祀活动都显示着人们对开辟并且控制着这一世界的神秘力量的敬畏。直到今天,在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神话传说,诉说着神话英雄创造并统治世界的故事。现在留存的关于当时的神话传说已经很少了,但我们仍能从《山海经》中窥到这一神秘世界的一角。而在中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创世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补天造人的故事可以说是最为有名了。故事流传的年代虽然已在后来的先秦、三国时候了,但这些故事恐怕也不是凭空而来,大抵也源自从更古时候的口耳相传吧。当然,这些神话中自然体现出了早起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比如盘古的传说当中,盘古开辟混沌,轻者上升浊者下降,形成了天地。大地上的山川、河流、草木等等都是由盘古躯体所化。而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比如打雷、刮风、下雨等也都与盘古的自身活动有关。当时的人无法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去揭示各种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性的东西,他们只能将之一切归于那个至高无上力量的拥有者,这个拥有者不仅创造了世界,同时也控制着世界上万物的运行。1.2.道家关于宇宙的起源大约到了周朝时候,一种新的宇宙创生说开始慢慢形成。这种拥有至高无上力量的创世者开始被请下神坛,取而代之的是以阴阳五行为主要元素的传世说。其中较早而且较为系统的莫过于道家思想中对于宇宙形成的叙述了。关于宇宙的概念,古人有过一些比较模糊的描述。比如:《三苍》云:“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淮南子·齐俗训》亦云:“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老子》说中没有关于宇宙的明确描述。《庄子·庚桑楚》说:“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所出而无窃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大体说来,“宇宙乃是一切有生命的物质与无生命的物质生灭变化之‘天门’”。道家思想中关于宇宙生成最为经典的描述莫过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短短十几个字就把宇宙万物的形成完整地表述出来。但是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两千多年来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大致说来,“一”就是指的一种混沌未分的元气,这似乎类似于盘古之前的那个混沌,大概也是庄子所说“物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