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知识培训资料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知识培训资料
一、ADR病例报告属性分类
二、ADR病例报告的质量评估标准
三、上报ADR病例报告注意事项
四、出现下列情况,可以看成是可疑的严重的ADR病例报告
五、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
六、过敏性休克的判断标准
七、ADR病例报告中,“严重过敏样反应”判定标准
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属性分类
一般、严重的、新的一般、新的严重四种
新的不良反应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也可理解为在药品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项目下记载内容均没有提及的表现(如药品不良反应名称项下未列出的不良反应表现:肝功能异常/肝坏死);也不包括仅在文献报道提及的不良反应。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异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新的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均需有国家药品监督权威机构认定。
二、ADR病例报告的质量评估标准??????????????????????????????
(一)评价的总体原则 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核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报内容是否符合真实、完整、准确的要求。
(二)、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评估指导意见
为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促进ADR监测工作规范开展,充分发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科学预警作用,依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依据ADR报表各项信息在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将相关信息给予不同的权重比,赋予分值来体现,总分110分。
具体将审核项目分为为三大类,即病例报告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评估表》进行考查,不合格者扣除相应分值。
真实性(100分)为否决项。通过对患者基本信息、报告来源、报告单位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逻辑判断,对报告真实性做出初步判断,经核实确认报告信息存在虚假,此份报告核查分数为“0”分。
规范性(44分):
1)报告属性(5分):分为一般、新的一般、严重、新的严重四类;报告属性选择有误,该项分值扣除;
2)不良反应名称(8分):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名称的判断参考《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该项填写存在如下情况:症状表述与不良反应名称不相符,填写错误,有标准名称而未采用标准名称,多个不良反应名称输入不规范等,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扣除此项分值;
? 3)药品信息(23分):包括怀疑药品和并用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生产厂家、批号、用法用量和用药原因6项,任一一项出现填写不完整、名称不规范、缺漏项、药品剂量和给药途径及剂型填写错误,均予以扣分。
其一:①通用名称不规范、不完整、存在错字扣5分。②其他5项按分值标准扣除。
其二:用药原因应填写使用该药品的直接原因(需注明用药原因不等同原患疾病,二者存在差异),否则视为填写错误,该项分值扣除。
4)原患疾病(2分):原患疾病的名称即病历中的诊断,原患疾病的名称不规范,存在缩写、英文符号,或同时患有几种疾病,填写不完整或输入不规范,均扣2分。
5)关联性评价( 3分)关联性评价不符合评价标准即扣除此项分值。
6)ADR分析(3分)ADR分析5项中任何一项判断错误,此项分值全扣。
完整性
ADR过程描述以及处理情况
(1)未填写原患疾病描述和用药情况,直接描述ADR表现,每项扣3分。用药情况未描述合并用药或描述混乱,扣3分;
(2)ADR发生时间、采取措施干预ADR时间和ADR终结时间未填、填写不准确或时间顺序出现逻辑错误均须扣分,每项3分,合计9分;
(3)ADR描述包括ADR症状、ADR体征、相关检查、病情的动态变化、治疗措施、治疗后效果,共计34分;
①仅告知诊断,如“皮疹,停药。”“用药3天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扣30分。
②必要的体征未描述扣8分,如“出现轻度休克状态”,无过敏性休克的体征描述;如上消化道出血有呕血者,未估计呕血量的多少;如皮疹,未描述皮疹的类型、性质、部位、面积大小;严重病例没有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记录。
③必要的相关检查未填写扣5分,如怀疑某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应填写用药前的血小板计数情况及用药后的变化情况。
④严重病例没有病情的动态变化记录,即缺乏病情进展描述,扣5分。
⑤治疗措拖过于笼统,如“对症治疗”、“报告医生”“转院”,扣5分。“停药”在轻型病例可视为治疗措施之一,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