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1.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1.1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城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更加具体的来说,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城市体系为依托,经济发达、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的聚集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以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通过支撑、示范、关联和磁场作用,能够主导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也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控制中心和文明辐射中心。从功能上看,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经济比较发达、功能设施相对齐全完善、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
1.2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征
施等集聚程度较高,分工发达,科技先进,交通运输便捷,文化制度领先,主要表现在实力强、功能多、辐射性强、开放性等特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与一般城市相比较,区域中心城市的人口、资本、企业和基础设施。
1.2.1 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实力强
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人口、要素、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枢纽,规模大,整体实力强,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中心。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高于区域内的一般城市,生产总值占所在区域比重大,人均生产总值也要高于区域的平均水平。这是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其发挥集聚和扩散作用的基础。
1.2.2 产业结构高级化,社会分工发达
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高级化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比重大,是区域的经济、金融、信息、贸易中心;中心城市在区域内部通过与其它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控制区域产业链,主导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间以城市经济专业化为基础,参与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
1.2.3 科技力量雄厚,人口素质高
区域中心城市是高等素质资源的集聚地,是区域人才、技术、科研设备以及科研交流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人力资本的培育基地。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创新能力,在引进区内外先进技术和向周边扩散过程中,发挥着呈上启下、消化创新的作用。
1.2.4 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
区域中心城市具有便捷的城市内部及与外部联系的交通运输网络和快速的通讯方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交通通讯中心的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优化了中心城市内部的运行条件,并为与其它城市联系提供了通畅渠道,使中心城市的生产能力、科技进步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等能够高效的传递,增强其组织区域经济的能力。
1.2.5 区域经济网络和城市体系的核心
区域中心城市由于经济聚集程度高,交通通讯设施发达,是区域经济网络和城市体系的核心,发挥着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网络空间的作用。中心城市以具有一定地域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区域城市体系为空间载体,通过交通运输、信息交流、商务流通、产业合作等内在经济联系,不断与外部进行能量、物资、信息的交换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对流”,使区域形成相对稳定、联系紧密的多层次经济网络体系。
1.2.6 区域经济管理和社会文化中心
区域中心城市,往往是行政权力机构的所在地,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所在地及其活动、交往的主要场所,并且其CBD 经济活动和商务机构高度云集,是区域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中心。其经济力量与社会文化力量相辅相成的,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规模、速度、水平总是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一致。区域中心城市是生产、传播、应用、储存各种社会文化产品的重要基地,是区域文明的辐射中心。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分类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纽带、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体系。按照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和辐射范围,我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2.1 全国区域中心城市
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其市区人口达500万以上,在整个国家和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枢纽作用。比如我国的上海和北京。
2.2 跨省域区域中心城市
在跨省域二级经济区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城市,其市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在地区性的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骨干作用,能带动周围邻近省区的发展,如重庆、广州、武汉、西安、南京等。
2.3 省域区域中心城市
在省域三级经济区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城市,一般市区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通常为省(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如郑州等,也有个别为省内的其他重要城市,如山东的青岛、辽宁的大连、浙江的宁波、福建的厦门等。
2.4 省内区域中心城市
也可以称地区中心城市。在省内局部地区发挥核心作用的城市,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一般为地级市,是省域内的地方经济中心,在省内局部地区担负着经济中心的功能。
从其中的分类可以看出巩义市属于省内区域中心城市。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条件
一个城市要成为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个极点和区域城市体系的核心,它通常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