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意外的处理与预防二薛锐课件.pptx
3.7推拿意外的处理与预防(二)薛锐
学习目标掌握推拿意外的处理和预防(重难点)能力目标增强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传承创新素质目标
4.破皮破皮是指手法操作时出现受术部位皮肤破损的现象。临床表现患者在手法治疗时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疼痛、起疱等皮肤表面擦伤、出血、破损的现象。
原因手法使用不当:如按揉法操作时,用力过重,幅度过大,捻动皮肤所致;拍法、擦法操作时:没有紧贴皮肤,向下用力太强而产生冲击力所致;一指禅推法、?法操作时:没有吸定,产生异常的摩擦运动等所致。4.破皮
处理损伤处立即停止手法治疗。做好局部皮肤的清创(局部涂上红药水、紫药水等),防止感染。预防加强手法训练,熟练掌握各种手法的动作要领、要求。在使用擦法、推法时,可配合使用介质,防止被皮。4.破皮
5.骨折骨折是指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因手法不当等原因引起骨折的现象。
5.骨折临床表现患者在接受推拿手法治疗时,特别是在做被动运动或较强刺激的按压手法时,突然听到“咔嗒”之声,继之出现局部疼痛、运动障碍(如肋骨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等)等症状。
原因患者年老骨质疏松,或患者有骨质病变以及骨折假性愈合。患者接受手法治疗的体位选择不当。施术时手法使用不当,压力过重、刺激过强、运动幅度过大,以及手法生硬粗暴。5.骨折
处理立即停止手法操作。制动、包扎、固定,并做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做必要的对症处理,及时予以整复和固定。5.骨折
预防手法治疗前,特别是进行被动运动类手法操作前要仔细检查,如有疑问宜先行必要的X线检查,排除骨折及骨结核等骨质病变。被动类手法操作必须在正常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可粗暴。老年患者或骨质疏松患者,手法用力不宜过重。选择的体位必须舒适、正确,有利于手法操作。5.骨折
6.内科意外概念:因推拿而致的纠纷和官司涉及的内科病证。主要包括:脑血管意外(特别是再次中风)、急性心肌梗死、一过性血压升高、癫痫发作和因气道堵塞而致的室息等,可统称为内科意外。
脑血管意外突发眩晕、恶心,一侧肢体感觉丧失或运动不遂,昏迷、意识障碍等。一过性血压升高出现头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检查可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素有高血压者,可远远高于平常值)。心肌梗死突发心前区疼痛、悠闷、室塞感,或喘促,或昏不知人,大汗淋滴、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癫痫发作突然神志异常,昏仆,口中发出猪羊般叫声,口吐诞沫。气道堵塞突然呛咳,喉间梗阻,呼吸骤停,面色青紫,四肢乱蹬。6.内科意外临床表现
患者本身存在相关的原发性疾病如:脑血栓或脑梗死、高血压、心肌缺血、糖尿病、癫痫、小儿哮喘等;存在某些危险因素,如高血脂、肥胖等。6.内科意外原因推拿时机或环境选择不当如:患者过饥、过度疲劳、过度烦躁等;或环境干扰,如:噪声、突发事件等。
手法与体位不当6.内科意外原因点法按法叩击力度较重刺激量大手法扳法摇法频率过快幅度过大掌握不好俯卧位过久体位体位改变太快内科意外
处理反映身体不适、心里难受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仔细观察脉象和呼吸;扶患者坐起或仰卧,可给予少许糖水饮用。如属癫痫发作,可掐水沟、翳风、合谷、十宣等急救穴。一过性血压升高,可令病人静卧并给予降压药口服或肌注。如属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应立即吸氧。心前区憋闷和疼痛可子硝酸甘油舌下含化。若患者已经昏迷:速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通知家属并送医院抢救。6.内科意外
预防推拿前充分了解既往史,明确诊断,考虑到内科意外的可能。对于存在内科意外原发性疾病和危险状态的患者,须将发生内科意外的可能性告知病人或其家属,并记录在病历中。选择舒适的体位,尤其不要俯卧太久。控制好手法的力度、频率和时间。科室应准备常规急救设备和药品。6.内科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