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光片羽,细说从头:上海航空遗迹寻踪之二.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个组织。当时,在反对前中国航空公司
案 案 档 档 云 云 风 风 商业运输合同的大军中,他们是主力。
中华航空协进会,历史悠久,脱胎于
1926 年北伐前夕、于广州成立的“各界
航空救国大(协)会”。协会后来改组
为中华航空协进会特别分区,在南京与
武汉的政治纠葛中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余下在南京、河南的若干分会,空留会名,
不见动静。只有在上海的“中华航空协
文 / 爱夏 进会驻沪办公处”连续发表了“中国之
航空(1929)”及“中国之航空(1930)”,
又积极参与《飞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当中,
记录航空历史颇有殊荣。(后来陶叔渊
又写了“中国之航空(1931)”刊载于
当时航空署的杂志上)。
早期中国航空史系列 《飞报》在封面或者内里醒目位置,
常年印刷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遗
墨,表现了他们所持鲜明立场。在日本
吉光片羽,细说从头: 没有对中国展开“无差别轰炸”的日子
里,《飞报》这样鲜明的立场,淹没在
国民政府热烈的实业建设大潮中,显得
上海航空遗迹寻踪之二 落寞与格格不入,在“(孙)总理是拿
来做国家崇拜”的大环境中,《飞报》
的坚持难得可贵。他们用专业的航空战
略眼光,敏锐地感察到,下一次的战争,
穿过熙攘的外滩,走进上海的腹地,寻找民国时期上海航空的遗迹,收 日本人绝对不只像“五·三惨案”或者“皇
姑屯爆炸案”那样,只发动地面进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