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胃癌的tnm分期PPT.ppt

发布:2018-01-28约3.82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胃癌的TNM分期 陈璐 胃癌 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当癌灶仅局限在黏膜内或黏膜下层尚未侵及浅肌层时为早期胃癌;相对而言, 进展期胃癌是指癌灶侵及肌层以上,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 MSCT的优势 多层螺旋CT 具有较高的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能够很好地显示胃癌癌肿的内部特征及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不仅可以观察粘 膜情况、浆膜受累、胃壁增厚,还可以观察与周围器官结构的关系、 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多层 螺旋 CT由于具有这种无创伤、低 风险、无痛苦的特点,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工作中,并逐渐成为术前评 价癌肿分期以及评价辅助化疗疗效的主要手段。 在 MSCT 增强扫描图像上,正常胃壁厚度一般在 5 mm 以下,呈现 1-3 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 1)明显增强的内层(对应于黏膜层、黏膜肌层) 2)中间低密度层(粘膜下层) 3)轻微增强的外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 美国癌肿联合委员会拟订的胃癌 TNM 分期 Tis 原位癌:上皮内肿瘤,未侵及固有层; T1肿瘤侵犯固有层,粘膜肌层或粘膜下层; T1a肿瘤侵犯固有层或粘膜肌层; 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 肿瘤穿透浆膜下结缔组织; T4a 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 T4b 肿瘤侵犯临近结构。 N0:区域内淋巴结无转移; 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3: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N4:16个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 M: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胃癌在 MSCT(多螺旋CT) 增强中的 TNM 分期 MSCT-T0 胃壁无增厚,未见异常强化( T0 期不易诊断); MSCT-T1 : 病变未穿透肌层; MSCT-T2 :病灶旁边有清晰的脂肪层,胃壁周围光整; MSCT-T3 :胃壁浆膜面部分毛糙及胃壁外层结节状增厚; MSCT-T4 :未见附近脏器与肿瘤间的脂肪层。 MSCT 对 N 分期如下: N0 无淋巴转移; N1 距病变距离小于 3 cm 内的淋巴结; N2 指距病变距离大于 3 cm ,包括第 7 组至第 11 组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阳性,采用 Fukuya的标准,即淋巴结直径大于 5 mm 视为转移,增 强扫描时轻至中度强化,影像显示淋巴结周围高密度中心低密度或相对高密度,短/长 轴比值≥0. 7。 MSCT 对 M 分期的判断标准如下: M 分期: 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当 MSCT 发现第 13-16 组(胰头后、肠 系膜上动脉旁、结肠中动脉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腹腔脏器转移灶、腹水等即 视为远处转移(MI)。 胃癌不同部位的淋巴结分组 胃癌由原发病灶经淋巴管网向第一站(N1)胃周淋巴结转移,继之随支配胃的血管旁 淋巴管网,癌细胞沿周围淋巴结及淋巴管网向心性转移至第二站(N2),并可沿淋巴 管网向更远的第三站淋巴结(N3)转移。 胃部不同部位的癌灶所包括的淋巴结分组 淋巴结站别 全胃 窦部 体部 贲门部 第一站(N1) 1,2,3,4,5,6 3,4,5,6 1,3,4,5,6 1,2,3,4 第二站(N2) 7,8,9,10,11 1,7,8,9 2,7,8,9,10,11 5,6,7,8,9,10,11 第三站(N3) 12,13,14 2,10,11,12,13,14 12,13,14 12,13,14 胃癌的淋巴结分组 NO.1-贲门右淋巴结。NO.2-贲门左淋巴结。NO.3-胃小弯淋巴结 NO.4sa-胃短血管淋巴结。NO.4sb-胃网膜左血管淋巴结。NO.4d-胃网膜右血管淋巴结。 NO.5-幽门上淋巴结。NO.6-幽门下淋巴结。NO.7-胃左动脉淋巴结。 NO.8a-肝总动脉前淋巴结。NO.8p-肝总动脉后淋巴结。 NO.9-腹腔干淋巴结。NO.10-脾门淋巴结。 NO.11p-脾动脉近端淋巴结。NO.11d-脾动脉远端淋巴结。 NO.12a-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肝动脉淋巴结。NO.12b-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胆管淋巴结。NO.12p-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门静脉后淋巴结 NO.13-胰头后淋巴结。 N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