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及苗木病害防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种子及苗木病害防治
主要内容:
识别特点 发病特点 病因 分布及危害 防治 种实霉烂 在披上出现多种颜色的没曾获丝状物;白或黄色的蜡油状菌落 采收时造成的伤口;储存温度高,湿度大。 真菌
或
细菌 普
遍
存
在 1)避免造成伤口2)储藏是党的温度3)仓库消毒 苗木猝倒病 1)播种—出土前:种芽腐烂2)出土过程中:茎叶腐烂3)出土后:苗木猝倒(该病的典型特征)4)木质化后:枯死,不倒(立枯病) 主要一年幼苗,尤其是出土后—木质化前容易染病。土壤水分过高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真
菌 普
遍
存
在 1)选好圃地2)深翻,耙好,施好底肥3)精细选种4)适时播种5)控制灌溉 苗木茎腐病 苗木茎基部皮层坏死变褐色,包围圈茎,叶枯黄下垂,全株枯死。1)年幼苗木感病后死亡2)2年以上苗木感病比较少,病株根部往往不死 夏季炎热,土壤温度高,苗木基部受高温灼伤,为病菌提供条件。雨后10-14天开始发病,并逐渐加重,9低停止。6-8月严重 真
菌 主要分布淮河流域以南 1)在苗床上搭荫棚或覆盖稻草,以免土壤温度太高,10-16点遮阴。2)育苗时多施有机肥,促进苗木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第二章 林木叶部病害防治
叶斑病类
识别特点 发病特点 病因 分布及危害 防治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 针叶有1cm褐色病斑,后期上面见散生的小黑点;严重时针叶全变成红褐色 6月上旬开始传播,6下旬-7月中旬传播高峰。7月中开始发病,7下旬-8上旬发病高峰期。雨次数多,量大,时间长发病严重 真菌 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甘肃 1)营造抗病性能强的杂交种与阔叶树林的混交林2)病菌传播,侵染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 松针褐斑病 初期:针叶上产生褐色小白点后边褐色;中期:产生黑色小点子装实体;成熟:黑点分生孢子对突破表皮外露 病菌以菌丝、子实体及分生孢子在病叶中越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以危害叶片为主初期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 5-6天后病斑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次年五六月间病菌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侵染,7月初至8月上旬若高温多雨、地势低洼、种植密度过大,发病最为严重, 9月末停止发病,10月以后再度发病,直至落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