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新旧衔接问题探析.pdf
会计制度新旧衔接问题探析
摘要: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是各级政府在收支预算核算期间运用的方法,也是政府资产
负债变动情况的核算方法,是政府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1997年的《财政总预算会
计制度》和在2015年修订以后的财政会计制度为例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新旧政府会计制度
衔接的方法。
关键词:政府会计新旧衔接问题探讨
一、前言
在政府的工作范围中,政府的财政预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执政工作内容。在各级政府部
门中,财政收入与财政开支的实际情况,只有在财政会计的核算工作结束以后,才能有实际
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是对政府工作的有效评价,能够体现政府在工作中的效率,还能体现政
府在工作中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是代表政府在解决地方人民生活质量的标准。在财政收入
中,投入和收回都能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状况。因此,政府在财政管理中,要不断完善管理
制度,使这样的制度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这样的财政会计制度的更换过程中,
就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想办法克服,还要创新方法来解决问题,使政府财政会计制度更加
科学化,更加优化,解决在以前财政中遗留的难题。
二、在政府会计制度中新旧制度对比
(一)会计核算内容的新定位
我国在1997年的财政会计中,计算的方式是以地方政府在财政中的支出和收入为主,
在这些资金流运行中,对其进行核实,这就只是对地方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构进行如实
的反映。在2015年新修订的会计制度中,新的制度规定,要满足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这两
个需求。在新的会计制度中,要求向其他需要的人员提供政府财政状况方面的信息,这些人
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新制度规定中的人大代表,二是新制度中的政府和其他部门人员,
三是新制度中的社会公众,四是新制度中的其他会计使用者。这样的制度,就能很好地反映
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能力和履行经济责任能力。
(二)重新界定会计核算基础
1.会计基础的重新界定。在1997年的旧会计制度中,主要是采用收付实现制度,以此
为基础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在新的制度中,随着国家的财政制度改革,采用了比较适合
政府工作制度的集中政府制度,而且还规范了会计的核算方法,还进行了有效的落实。还在
国库的集中支付年终计划结余中,采用权责发生制度,并且以此制度进行会计制度核算。这
就形成在新的制度中,正常情况下都会采用收付实现制度。而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就
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在2014年的改革中,进一步强调权责发生制,这样就防止
出现超范围的列支现象。
2.改革会计核算办法。在1997年的政府会计制度中是采用的单分录的会计核算办法,
也就是发生了一笔就进行一笔分录的办法。在新的制度中就采用了双分录的会计核算办法,
这个和以往的制度就大为不同,它要求在发生一笔业务中,就需要进行两笔或者三笔的会计
分录,而且还要反映至改变资产中与其他附带的业务资产的关系。在新的制度中,主要增加
了以下会计工作内容:一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股权投资,二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应收政
府债券转贷款,三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应付政府债券(转贷款),四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
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五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资产基金,六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待偿债
净资产等会计科目。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增设,就能很好的反映政府的对外投资、发行地方政
府债券、贷款、融资等债权债务事项变动对相关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产生的影响。
3.完善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内容。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政
府的真实情况,新的制度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在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财务
中,要使政府的情况更加清晰、准确和全面,这样的基本信息能够使政府更好地控制债务规
模,防范财务风险。新的制度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核算中进行了增加,在这个新的增加
内容中,资产类增加了7个主要内容,还取消了1个内容。这增加的7个内容是:一是增加
了国库现金的管理存款,二是增加了转贷地方政府债券,三是增加了股权投资等科目来反映
库款结构,四是增加了政府的对外贷款,五是增加了对外投资的情况,六是增加了借出款项,
七是增加了在应收地方政府债券的转贷款,取消的是在暂负款科目。在新的会计制度中负债
类新增了八个,其中还取消了五个会计科目。这新增的八个是:一是新增加了应付短期的政
府债券,二是新增加了应付长期的政府债券,三是新增加了应付政府债券转贷款,四是新增
加了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五是新增加了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六是新增加了